都大與我 第六期 (2023年11月) 第8頁至第9頁

首頁 香港都會大學簡介 大學刊物 都大與我 都大與我 第六期 (2023年11月) 第8頁至第9頁

廿五載悠長旅程 — 回顧.細味.期望

李業廣博士自1998年起先後擔任本校校董會主席十年和副校監十年,在過去四分一個世紀,帶領本校騰飛發展。10月底他卸下職務,交棒予副校監繼任人方正博士。

最好的安排

李博士步入他慣常主持會議的大廳,神態謙和,一臉慈祥,眉宇間閃爍着睿智的光芒。一晃眼25年,李博士回顧當年政府的任命,笑說:「據聞時任特首董建華先生原要我當一間資助大學的校董會主席,幸好没有!」

多年來他為香港社會擔任過眾多重要公職,曾有記者問他,如要他在當時出任的香港交易所首任主席、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首任主席、行政會議成員等芸芸公職中選一項,他將如何抉擇。李博士回答:「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公開大學』。我十分認同她的教育使命,能加入這間大學,對我來說是最好的安排。」

認同教育使命

自己的親身經歷,是李博士認同本校教育使命的重要原因。1950年代香港只有一所大學,逾九成半的中學畢業生均無法入讀,李博士是其中之一。「我明白錯失接受大學教育的感受,幸運地我數年後得到家人的支持出國留學。本校有教無類的宗旨,正正為有志者重燃讀書的希望。」

直至2000年政府推行普及專上教育,本校在遙距課程以外逐步開辦全日制課程,李博士表示:「我們當時決定配合政府政策,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多年來為香港培育出大批社會需求的人才。」

帶領重要決策

李博士領導本校的二十多年間,曾作出和見證不少重大決策。他娓娓縷述本校設立港島教學中心的迂迴過程,回憶1999年時何文田校舍只有A座和B座,由於課室不敷應用,大學努力籌得數千萬元,計劃在中上環一帶購置約二萬呎的寫字樓物業,方便在職人士上學。

「我們後來才得悉受消防條例所限,一般寫字樓並不容許逾幾百人上課。正當躊躇苦惱之際,我們獲朋友告知上環信德中心剛巧有酒樓清盤,物業內置樓梯、電梯,以至扶手電梯,符合逾千人上課的消防規定。」可惜物業逾三萬多呎,價值亦遠遠超出大學可負擔的預算,要成事唯有向銀行借貸。

大學的福

「就在此時,李嘉誠先生主動致電給我。」原來信德中心是由李先生的集團興建,他在李博士口中得悉大學的置業計劃和困難,而當時他的集團亦有資助員工修讀本校的課程。「他向我表示十分認同公開大學開放教育、終身學習的理念,亦贊同這物業是最合適的地點,並說:『不用借貸,你欠多少,由我來捐助好了』。」

大學獲李嘉誠基金會捐贈港幣四千多萬元,是當時本校獲得歷來最大額的個人捐款。為致謝忱,大學其後將專業進修學院以李先生的名字命名。「這是本校的福氣,遇到難關,自然就有好心人出手相助,玉成好事。」

李博士補充,至2012年上環物業已升值七倍,時任校董會主席方正博士聯同管理層決定將物業出售,並在時任司庫黃奕鑑先生穿針引線下,以所得利潤購置葵興九龍貿易中心逾12萬呎的物業,大大增加了校舍的可用面積和發展空間。「他們捕捉了最佳的時機,是一個十分英明的決定。」

政商人脈 協助騰飛發展

李博士在政商界勝友如雲,人脈廣闊,為本校帶來不少善心人的支持和幫助。他細說當時為了針對性地協助本校發展,請大學管理層詳細分析學生的背景資料,歸納出當時公開大學最典型的學生履歷:在職、35歲、已婚、育有一子、需自付學費、最常於晚上十時至凌晨一時使用本校的網上圖書館。

「我每每與朋友提及學生生活擔子沉重,仍熬更守夜學習的故事,捐款便紛至沓來。」在李博士的引介下,本校先後獲香港賽馬會、鄭裕彤先生、李兆基先生、郭氏家族等大額捐助,大學得以高速發展,校園亦一再擴張,往後的新校舍及大樓均以多位善長的名字命名。

爭取政府資助

見證着大學第二個十年的發展,李博士慨嘆在没有資助下營運一所大學,要維持財政平衡殊不容易。「資助大學獲政府撥款資助其經常性開支,而自資院校卻完全没有,我認為這樣的資源分配十分不合理。」他向時任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先生反映,可惜政策早定下來,難以更改。經過多番爭取後,最終成功游說孫局長於2008年將本校納入「配對補助金計劃」,以不同形式獲得政府的財政補助。

歷任校長 各具

擔任校董會主席期間,李博士與譚尚渭校長及梁智仁校長成為緊密戰友:「當時譚校長面對大學剛由政府資助轉為自負盈虧的挑戰,仍能全力發展課程,為大學奠下了穩固根基。梁校長是骨科名醫,他不但帶領大學健康護理課程蓬勃發展,同時亦造福社會。」李博士其後擔任副校監,見證黃玉山校長及林群聲校長帶領大學更上一層樓,讚揚他們是出色、全面的領導者。

臨別寄語

退下領導崗位,李博士將減少直接參與本校事務,但仍通過不同角色,以其睿智和經驗引領大學的發展。臨別贈言,李博士寄語同學們要擴闊視野,接觸不同文化,在瞬息萬變的世界,培養全面的思維方式。展望未來,李博士期望本校維持自負盈虧、自主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大學;同時緊貼社會需求,為莘莘學子提供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