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大與我 第三期 (2022年9月) 第10頁至第11頁

首頁 都大與我 第三期 (2022年9月) 第10頁至第11頁
pdf_10b

發揮創業家精神

在前兩期,我們先後介紹過四位商學院和資訊科技課程畢業生的創業路,今期我們邀請兩位熱衷教育工作的校友,細說她們在初創路上的苦與樂。

柯靜嫻

教育 × 科技 綻放正能量

柯靜嫻於2021年成立GloStudy,以高科技系統協助學生嚴選升學路向,成功入選「數碼港培育計劃」。靜嫻讀大學期間在教育機構兼職,見證學生在鼓勵下取得進步,她回想:「當看到學生、家長為學習成果而開心,我也感到很滿足,發現自己對教育工作滿有熱誠的。」靜嫻最先於2017年創辦教育機構iCAN,寓意「希望每個人都有信心實現他們所想的!」她喜歡懷抱希望的感覺和能量,創辦教育事業正源於一個堅定的信念:「我相信自己可以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予人希望。」

跌倒重來

然而,團隊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向數碼港提交第一份申請時便敗陣而回,但靜嫻一直抱持樂觀心態:「失敗不要緊,但要知道有何不足,才能改善。」靜嫻不恥下問,輾轉接觸幾位相關人士,了解到方案在商業執行、科技應用等方面均有所欠缺。在多番修改後,第二度闖關終告成功。團隊按計劃而行,在短短五個月內便製作出產品原型,提早畢業,更獲「數碼港創意微型基金」資助。她感謝數碼港熱心扶持,尤其在業內人脈拓展上給予很大幫助。

對教育事業懷抱熱忱,靜嫻於2019年入讀本校應用英語語言學文學碩士課程,畢業後計劃修讀教育博士學位。她驚訝地發現教育博士課程的網絡資料零散不全:「現時香港沒有綜合院校課程資訊並加以配對的一站式平台,驅使我構思這方案。」他們嘗試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系統,按使用者回覆的問卷度身篩選合適的院校和課程。她表示通過高科技系統取得的建議,比傳統按個人經驗所得的意見更客觀。公司採用「企業對企業(B2B)」的商業模式,向有業務往來的院校、機構收費:「我們不向學生收取費用,只擔當橋樑角色,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學校,同時協助院校投放在市場推廣的資源用得其所。」

勇敢嘗試

項目觸及科技應用,她承認是兵行險着:「我是文科生,對科技一竅不通,要硬闖難關,唯有增值自己。我主要是自學,多讀科技相關的書籍和鑽研外國數碼轉型的案例。」GloStudy的科技系統由公司自行開發,每個會議她都必定出席,專心聆聽,並細察產品的成效。

iCAN是靜嫻創業的起點,主攻海外升學諮詢及遊學活動,但受疫情衝擊,業務驟然停頓。她道來仍隱隱有點激動:「這一跤跌得很厲害!畢竟我花了很多心力、資源創業。」當時她反覆思量,曾萌生離場念頭,但轉瞬卻見危中有機:「學校轉以線上授課後,我和拍檔想到改良網上課程,合力開發了iCADEMY平台,特色是提供貼身的線上課堂,專為單對單或兩至三名學生的小班度身訂做學習計劃。」靜嫻也會親自跟進,適時調整學習模式以促進成效。「市場對此受落,可算轉危為機。」

她強調:「不要被太多框架束縛想法!很多人有創業點子,但不敢跨步,因為覺得目標遙不可及。」文科生營商、涉足科技業務,靜嫻手握的只是一個信念:「試!」她勉勵有志創業者跳出舒適圈,通過不斷嘗試來了解個人意向,發掘熱衷的範疇。

為自己創造機會

經營教育業務逾十年,靜嫻坦言曾感害怕:「害怕失敗乃人之常情,我選擇不斷學習,跨越難關。」當年靜嫻入讀本校課程,因自覺在溝通能力上仍須改善,她認為當中關於英語語言學、英語教學的內容尤具啟發性:「這些學科增強我對教與學的洞察力,我把所學的知識用於教學,對業務有一定幫助。」

吸收之餘,她也樂於分享,除了在大學和生產力促進局擔任導師外,亦經常受邀演講。今年初,她參與成立了非牟利組織TIPSY Asia,透過多元活動協助初創企業發展:「初創不易為,希望把現有的資源幫助其他初創走出境外,與亞洲各地的同路人聯繫,形成商業生態系統。」

作為過來人,她表示:「搞初創似打雜,事事親力親為,必然面對掙扎、失敗,但可從中學到很多,並且磨練出正面心態,帶來新的處事角度,對日後做人處世甚有禆益。」她堅信'We create our own opportunities',不管環境順或逆,她認為總有機遇,關鍵在於個人取態:「外圍環境我們無法控制,但可以控制個人心態和處事態度。」

柯靜嫻

教育 × 科技 綻放正能量

柯靜嫻於2021年成立GloStudy,以高科技系統協助學生嚴選升學路向,成功入選「數碼港培育計劃」。靜嫻讀大學期間在教育機構兼職,見證學生在鼓勵下取得進步,她回想:「當看到學生、家長為學習成果而開心,我也感到很滿足,發現自己對教育工作滿有熱誠的。」靜嫻最先於2017年創辦教育機構iCAN,寓意「希望每個人都有信心實現他們所想的!」她喜歡懷抱希望的感覺和能量,創辦教育事業正源於一個堅定的信念:「我相信自己可以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予人希望。」

跌倒重來

然而,團隊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向數碼港提交第一份申請時便敗陣而回,但靜嫻一直抱持樂觀心態:「失敗不要緊,但要知道有何不足,才能改善。」靜嫻不恥下問,輾轉接觸幾位相關人士,了解到方案在商業執行、科技應用等方面均有所欠缺。在多番修改後,第二度闖關終告成功。團隊按計劃而行,在短短五個月內便製作出產品原型,提早畢業,更獲「數碼港創意微型基金」資助。她感謝數碼港熱心扶持,尤其在業內人脈拓展上給予很大幫助。

對教育事業懷抱熱忱,靜嫻於2019年入讀本校應用英語語言學文學碩士課程,畢業後計劃修讀教育博士學位。她驚訝地發現教育博士課程的網絡資料零散不全:「現時香港沒有綜合院校課程資訊並加以配對的一站式平台,驅使我構思這方案。」他們嘗試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系統,按使用者回覆的問卷度身篩選合適的院校和課程。她表示通過高科技系統取得的建議,比傳統按個人經驗所得的意見更客觀。公司採用「企業對企業(B2B)」的商業模式,向有業務往來的院校、機構收費:「我們不向學生收取費用,只擔當橋樑角色,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學校,同時協助院校投放在市場推廣的資源用得其所。」

勇敢嘗試

項目觸及科技應用,她承認是兵行險着:「我是文科生,對科技一竅不通,要硬闖難關,唯有增值自己。我主要是自學,多讀科技相關的書籍和鑽研外國數碼轉型的案例。」GloStudy的科技系統由公司自行開發,每個會議她都必定出席,專心聆聽,並細察產品的成效。

iCAN是靜嫻創業的起點,主攻海外升學諮詢及遊學活動,但受疫情衝擊,業務驟然停頓。她道來仍隱隱有點激動:「這一跤跌得很厲害!畢竟我花了很多心力、資源創業。」當時她反覆思量,曾萌生離場念頭,但轉瞬卻見危中有機:「學校轉以線上授課後,我和拍檔想到改良網上課程,合力開發了iCADEMY平台,特色是提供貼身的線上課堂,專為單對單或兩至三名學生的小班度身訂做學習計劃。」靜嫻也會親自跟進,適時調整學習模式以促進成效。「市場對此受落,可算轉危為機。」

她強調:「不要被太多框架束縛想法!很多人有創業點子,但不敢跨步,因為覺得目標遙不可及。」文科生營商、涉足科技業務,靜嫻手握的只是一個信念:「試!」她勉勵有志創業者跳出舒適圈,通過不斷嘗試來了解個人意向,發掘熱衷的範疇。

為自己創造機會

經營教育業務逾十年,靜嫻坦言曾感害怕:「害怕失敗乃人之常情,我選擇不斷學習,跨越難關。」當年靜嫻入讀本校課程,因自覺在溝通能力上仍須改善,她認為當中關於英語語言學、英語教學的內容尤具啟發性:「這些學科增強我對教與學的洞察力,我把所學的知識用於教學,對業務有一定幫助。」

吸收之餘,她也樂於分享,除了在大學和生產力促進局擔任導師外,亦經常受邀演講。今年初,她參與成立了非牟利組織TIPSY Asia,透過多元活動協助初創企業發展:「初創不易為,希望把現有的資源幫助其他初創走出境外,與亞洲各地的同路人聯繫,形成商業生態系統。」

作為過來人,她表示:「搞初創似打雜,事事親力親為,必然面對掙扎、失敗,但可從中學到很多,並且磨練出正面心態,帶來新的處事角度,對日後做人處世甚有禆益。」她堅信'We create our own opportunities',不管環境順或逆,她認為總有機遇,關鍵在於個人取態:「外圍環境我們無法控制,但可以控制個人心態和處事態度。」

陳明珠

親子共學 人本教育

學生事務處於2017年推出「薈創點」(前稱「開創社」)創業計劃,推動學生把創新意念轉化為實際可行的商業方案,並付諸實踐。歷年來入選的項目均覷準各個層面的社會議題,構思創新且多元化的解決方案。

本校教育學士(幼兒教育:特殊教育)課程畢業生陳明珠,早年開始投身幼師工作,其後在非主流教育機構任職,持續探索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2019年,她以「香港親子共學團」方案入選「薈創點」,推動人本教育,鼓勵孩子、家長和導師共同學習成長。她形容落實方案好比一趟實驗旅程:「播下了種子,靜待醞釀蛻變,期望有一天見到開花結果。」

走一趟實驗旅程

明珠主張人本教育,相信教育模式可以突破成規。她曾聯繫台灣的教學團體,兩度隻身赴台了解共學等另類教育的運作,並於2017年成立「香港共學團實驗班」,通過網絡平台向大眾推廣。她指出:「香港較多『playgroup』,形式主要是圍繞某個主題開設課堂,家長帶同小朋友跟隨老師預設的活動進行遊戲,相對較單向;我們的共學形式則較多元化,例如由多位家長主導,各自就擅長的內容引導孩子體驗學習,家長互相支援,建立友誼,與孩子共同成長。」

其後她知悉「薈創點」可提供財政資助和安排導師指引,並協助拓展人脈網絡,於是與朋友組隊申請,更成功入選。她坦言這些培訓和指導讓她受益匪淺:「獲配對的導師在營運社企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指導我們如何起步和草擬商業計劃,訂定的框架有助釐清將來的路向,把粗疏的理念變得更踏實。」她自稱個性偏向夢想派,形容:「評審的老師像把我從半空拉回來,指導我如何『落地』的思考問題,並且為業務謀求持續發展。」

啟發他人 延續理念

團隊為0-6歲的兒童及其家長,提供農務、身體遊戲等生活化的學習體驗,明珠不時會兼任導師,帶領自然教育課、親子農耕活動,亦會主持讀書會。惟項目於2019-2020年舉行,香港正值多事之秋,期間部分家長減少外出,影響活動進行。業務的推展雖然顛簸不平,但項目最終能落實進行,明珠回看仍認為是美好因緣成就:「很感恩能認識我的拍檔和共學旅程中的每一位導師、家長和孩子,讓我變得更謙卑、開放,和更願意學習。這段時間我認識了一群有共同理念的家長,發現當一個意念能啟發他人,它便能持續發展下去,遍地開花。現在部分家長已自行組織共學活動。」

人本教育理念

明珠於2013年入讀本校課程,花了八年才完成。她表示:「我把修讀時間延長,是希望把每一科都讀得更深入,並且學以致用。」課程內容令她深受啟發,因為特殊教育着重於仔細了解孩子,探究施教方法。「若一般孩子也獲得如此細緻的關注,便可按其需要提供適切的教育和幫助。人本教育正正體現了以人為中心和因材施教的特色,我亦漸漸確立起自己的教育理念。」她認為人人皆「特殊」,各有特質,期望教師和家長都能放下固有的思維,從欣賞角度觀察孩子的特質,隌伴學習和成長。

推展項目時,團隊的焦點放於家長共學,現時明珠也關注導師的共學:「教育學課程重視同儕觀課,我想鼓勵導師在彼此支持下互相觀課,一同進步。此外,曾經參與共學的家長亦可與導師分享經驗,這是我心中結合導師和家長的共學團。」受疫情影響,項目完成後的延伸計劃要暫時擱置,但她現時仍不定期舉行讀書會,希望推動參與其中的老師都願意帶課,並逐步合力發展成為一個組織,讓一般家庭都能以可負擔的費用接受以人為本的理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