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大與我 第五期 (2023年7月) 第14頁至第15頁

首頁 香港都會大學簡介 大學刊物 都大與我 都大與我 第五期 (2023年7月) 第14頁至第15頁

智能系統講座教授帶領跨學科研究 冀為社會帶來即時影響

都大的研究以應用為導向,銳意為社會帶來影響。除了發揮現有教研團隊的力量,大學亦積極招募傑出的研究人員,開拓新思維。今年2月,華禮生教授出任科技學院智能系統講座教授。華教授現時持有21項已獲批的專利,更多專利尚在申請中,他充分體現從事具影響力應用研究的意義。

最新實例:提升熱傳導發電機效能

華教授的學術專業為化學物理學和材料工程學,他的多項發明曾應用於不同領域作出貢獻。例如,他近期的一項研究就是通過提升熱傳導發電機的性能促進工業廢熱回收。熱傳導發電機運用固態半導體物料將熱能直接轉化為電能,但市面上的熱傳導發電機面對兩大局限:一是組成物料比較脆弱;二是功率轉換效率有待提高。華教授解釋說:「我們於是研發由部分碳化物料組成的3D微晶格結構,以提升機械強度和熱電轉換效率。」有關論文已於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

跨學科團隊協作新里程

材料工程學的目標是研究現有材料的特性,從而改善它們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因此與各種實用設備息息相關。華教授對智能系統的興趣廣泛,包括現代醫療中愈來愈受重視的人工智能「即時診斷」(point-of-care diagnostics)系統。在科技學院,他正與機器學習團隊合作進行數據分析。他說:「系統開發是跨學科的工程,講求多方協作。在分子層面,我們設計各種感測器,這些感測器又會產生大量數據。擁有機器學習背景的同事正好幫忙分析數據,將結果反饋給有關系統,使它們成為智能工具。」

身為材料工程師,華教授對跨學科研究自不陌生。雖然在都大建立專屬實驗室設施仍需時日,但他已急不及待開展首項任務,利用不同學院的協同效應,為社會帶來直接裨益。首批項目包括一項用於早期發現前列腺癌的診斷儀。華教授邀請了兩個學院參與這新儀器的投產環節。他表示:「要對社會產生即時影響並非我一人之力能夠做到。我正與護理及健康學院合作,招募參加者試用該儀器和收集數據,並與人文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系的同事合作設計調查問卷,從用家角度找出需要微調的地方。」

培育新一代工程師

華教授同時領導學院的分子電子學小組。他期望拓展大學的研究領域,並建立多元的研究生群體。他說:「我期待指導有關高頻太赫茲材料的項目,並希望招攬工程學基礎紮實的歐洲學生。」華教授的學術生涯大部分在香港度過,過去三年轉職至蘇格蘭格拉斯哥,今年剛回港。他深信跨文化學術交流能讓都大學生受益,正在探討與海外大學合辦研究生課程的可能。

華教授是坦米爾族人。他的家鄉和鄰近地區孕育了許多具影響力的工程師,包括Google公司行政總裁桑達•皮采。華教授認為這與當地深厚的數學傳統有關。他說:「許多人試圖迴避數學,但數學其實很重要。」然而,他認為香港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學術操練,而是提升學生整體信心和軟技能的教育方向。他分享道:「在英國任教時,我發現香港學生在一、二年級的表現普遍很好,到三年級時卻突然感到很迷茫,因為課程要求更多的軟技能。」接下來,他將與學院的STEM團隊合作,制定有利於培育下一代工程師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