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大與香港工程師學會合辦國際高峰論壇
探討人工智能及低空經濟推動創科及經濟增長

新聞 都大與香港工程師學會合辦國際高峰論壇探討人工智能及低空經濟推動創科及經濟增長

都大與香港工程師學會合辦國際高峰論壇
探討人工智能及低空經濟推動創科及經濟增長

新聞中心

首頁 新聞中心 都大與香港工程師學會合辦國際高峰論壇
探討人工智能及低空經濟推動創科及經濟增長

都大與香港工程師學會合辦國際高峰論壇
探討人工智能及低空經濟推動創科及經濟增長

分享

Share on e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linkedin

由香港都會大學(都大)與香港工程師學會合辦,一連兩日的「香港工程師學會控制、自動化及儀器儀表分部24/25年度國際高峰論壇」今日(5月13日)開幕,雲集逾200名來自香港及鄰近地區工程界專家、學者及師生,圍繞人工智能、低空經濟及新質生產力三大主題,探討如何藉助人工智能及創新科技,成為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推動香港、粵港澳大灣區以至國家經濟發展。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及都大校長林群聲教授主禮論壇開幕儀式。

孫局長在致辭時說︰「人工智能、低空經濟及新質生產力不僅是新興趨勢,更代表着科技進步的基礎和推動經濟轉型的動力。這些要素正共同塑造香港的創科發展格局,為本地創科生態圈注入新動力,並加促相關產業成長。」

他強調,人工智能及機械人已被列為香港策略性科技產業,政府全力加強本地人工智能生態圈的發展,並將繼續完善香港創科環境,通過推動人工智能及其他新興科技產業的發展,將香港建設為國際創科中心。

都大學術副校長關清平教授致歡迎辭時表示,是次論壇的主題與都大的辦學使命相互契合,致力培育具變革思維的專業人才和研究人員,共同構建未來。他說:「都大一直致力促進控制、自動化及儀器儀表領域的創新及卓越,這些對推動香港的創科發展具重要意義。都大最近獲教育局最新一輪『自資專上教育提升及啟動補助金計劃』資助,將於明年開辦全新『機器人和自動化工程榮譽應用理學士』本科課程,將培育新一代的機器人及自動化人才,為香港以至鄰近地區的經濟增長作出貢獻。」

論壇籌備委員會主席、都大科技學院建築與品質管理系主任及副教授李至冲博士工程師指出,論壇旨在匯聚工程界專家,共同探討人工智能和低空經濟的潛力。他說:「透過促進專業知識交流,我們希望開展創新方案,加速香港和大灣區的創科發展和經濟增長。」

論壇邀請了多位工程界翹楚發表專題演講,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教授工程師、立法會議員(工程界)盧偉國博士工程師、水務署署長黃恩諾先生、機電工程署署長潘國英工程師、香港工程師學會副會長梁國堯工程師、以及英國營運工程師學會執行董事Emma Thompson女士等。都大科技學院院長王富利教授工程師也在下午環節致歡迎辭。

於活動上,多位知名業界專業人士和學者共同探討控制、自動化及儀器儀表工程師在大灣區發展低空經濟的挑戰與機遇,並分別就無人機技術、人工智能、智能水錶系統、智能建築及工業機器人等領域,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及應用案例。

其中,都大科技學院助理教授李立基博士便介紹了其研究團隊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成果。團隊運用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及視覺語言模型(visual language model)等先進人工智能技術,開發一套新的深度學習模型(deep learning model),顯著提高多模態方面級的情感分析(multimodal aspect-based sentiment analysis)的準確度。多模態方面級情感分析結合文字和圖像分析,已被廣泛應用理解人們對服務、產品或問題特定方面的情感反應。

作為新課程「機器人和自動化工程榮譽應用理學士」的課程主任,李博士續指,都大近年積極推動人工智能的教學和研究。他說:「新課程將裝備學生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優化各種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包括智能巡邏機器人及無人機等,為本地產業升級注入新動力。」

香港工程師學會控制、自動化及儀器儀表分部主席樂法成教授工程師在閉幕致辭中,感謝都大、香港工程師學會、贊助機構、支持單位、嘉賓、講者、會員及參加者支持論壇,並分享真知灼見,促進交流和合作。

除了主論壇環節,為期兩日的論壇亦包括考察行程,與會者將於翌日前往機電工程署和立法會參觀,並與工業專員(創新及科技)葛明博士工程師會面,深入探討如何以創新科技推動大灣區低空經濟發展。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左七)、都大校長林群聲教授(右七)、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教授工程師(左四)、立法會議員(工程界)盧偉國博士工程師(左五)、水務署署長黃恩諾先生(左六)、機電工程署署長潘國英工程師(左八)、香港工程師學會副會長梁國堯工程師(右六)、香港工程師學會控制、自動化及儀器儀表分部主席樂法成教授工程師(左一)、都大科技學院院長王富利教授工程師(右五)、論壇籌備委員會主席兼都大科技學院建築與品質管理系主任及副教授李至冲博士工程師(右一)及其他嘉賓主禮開幕儀式。

由香港都會大學(都大)與香港工程師學會合辦,一連兩日的「香港工程師學會控制、自動化及儀器儀表分部24/25年度國際高峰論壇」今日(5月13日)開幕,雲集逾200名來自香港及鄰近地區工程界專家、學者及師生,圍繞人工智能、低空經濟及新質生產力三大主題,探討如何藉助人工智能及創新科技,成為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推動香港、粵港澳大灣區以至國家經濟發展。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及都大校長林群聲教授主禮論壇開幕儀式。

孫局長在致辭時說︰「人工智能、低空經濟及新質生產力不僅是新興趨勢,更代表着科技進步的基礎和推動經濟轉型的動力。這些要素正共同塑造香港的創科發展格局,為本地創科生態圈注入新動力,並加促相關產業成長。」

他強調,人工智能及機械人已被列為香港策略性科技產業,政府全力加強本地人工智能生態圈的發展,並將繼續完善香港創科環境,通過推動人工智能及其他新興科技產業的發展,將香港建設為國際創科中心。

都大學術副校長關清平教授致歡迎辭時表示,是次論壇的主題與都大的辦學使命相互契合,致力培育具變革思維的專業人才和研究人員,共同構建未來。他說:「都大一直致力促進控制、自動化及儀器儀表領域的創新及卓越,這些對推動香港的創科發展具重要意義。都大最近獲教育局最新一輪『自資專上教育提升及啟動補助金計劃』資助,將於明年開辦全新『機器人和自動化工程榮譽應用理學士』本科課程,將培育新一代的機器人及自動化人才,為香港以至鄰近地區的經濟增長作出貢獻。」

論壇籌備委員會主席、都大科技學院建築與品質管理系主任及副教授李至冲博士工程師指出,論壇旨在匯聚工程界專家,共同探討人工智能和低空經濟的潛力。他說:「透過促進專業知識交流,我們希望開展創新方案,加速香港和大灣區的創科發展和經濟增長。」

論壇邀請了多位工程界翹楚發表專題演講,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教授工程師、立法會議員(工程界)盧偉國博士工程師、水務署署長黃恩諾先生、機電工程署署長潘國英工程師、香港工程師學會副會長梁國堯工程師、以及英國營運工程師學會執行董事Emma Thompson女士等。都大科技學院院長王富利教授工程師也在下午環節致歡迎辭。

於活動上,多位知名業界專業人士和學者共同探討控制、自動化及儀器儀表工程師在大灣區發展低空經濟的挑戰與機遇,並分別就無人機技術、人工智能、智能水錶系統、智能建築及工業機器人等領域,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及應用案例。

其中,都大科技學院助理教授李立基博士便介紹了其研究團隊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成果。團隊運用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及視覺語言模型(visual language model)等先進人工智能技術,開發一套新的深度學習模型(deep learning model),顯著提高多模態方面級的情感分析(multimodal aspect-based sentiment analysis)的準確度。多模態方面級情感分析結合文字和圖像分析,已被廣泛應用理解人們對服務、產品或問題特定方面的情感反應。

作為新課程「機器人和自動化工程榮譽應用理學士」的課程主任,李博士續指,都大近年積極推動人工智能的教學和研究。他說:「新課程將裝備學生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優化各種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包括智能巡邏機器人及無人機等,為本地產業升級注入新動力。」

香港工程師學會控制、自動化及儀器儀表分部主席樂法成教授工程師在閉幕致辭中,感謝都大、香港工程師學會、贊助機構、支持單位、嘉賓、講者、會員及參加者支持論壇,並分享真知灼見,促進交流和合作。

除了主論壇環節,為期兩日的論壇亦包括考察行程,與會者將於翌日前往機電工程署和立法會參觀,並與工業專員(創新及科技)葛明博士工程師會面,深入探討如何以創新科技推動大灣區低空經濟發展。

相關新聞

相關主題

新聞分類

特寫主題

年份

更多

登記收取我們的最新消息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to complete this 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