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大團隊獲第11屆香港大學生創新及創業大賽嘉許

新聞 都大團隊獲第11屆香港大學生創新及創業大賽嘉許
1

都大團隊獲第11屆香港大學生創新及創業大賽嘉許

新聞中心

首頁 新聞中心 都大團隊獲第11屆香港大學生創新及創業大賽嘉許

都大團隊獲第11屆香港大學生創新及創業大賽嘉許

分享

Share on e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linkedin

項目、獎項、得獎者及課程:
「悅聽眼鏡」— 三等獎(創新項目:資訊技術)
徐子晴、葉安迪、李澤延及胡朗峰,電腦科學榮譽理學士

「一種基於複合導電水凝膠介質的自供電可穿戴電化學傳感器用於檢測人體汗液中的乳酸」— 三等獎(創新項目:能源環境化工)
孫璟,科技學院哲學博士

「維塔菲類器官細胞培養平台」— 優異獎(創業項目:初創企業)
劉沁意,專業會計榮譽工商管理學士
張永超,工商管理碩士(中文)

比賽:
第11屆香港大學生創新及創業大賽

主辦單位: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

詳情:
來自都大的三支學生團隊發揮創新及創業思維,在第11屆香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不同組別中獲獎。

其中,由徐子晴、葉安迪、李澤延及胡朗峰組成的團隊於「創新項目:資訊技術」組別獲得三等獎。他們設計的智能字幕眼鏡,透過把實時語音轉文字、文本翻譯及手語識別功能整合到擴增實境穿戴式裝置中,方便聽障人士在日常生活中與他人溝通,以促進社會融合。

哲學博士生孫璟於「創新項目:能源環境化工」組別同樣獲頒三等獎。汗液中的乳酸是檢測人體生理狀態的重要指標,孫同學提出以自供電的可穿戴式電化學感測器,實時檢測人體汗水中的乳酸。這款感測器採用複合導電水凝膠介質,能靈敏選取乳酸成分,展示了其在監測和評估人類健康方面的應用潛力。

此外,劉沁意和張永超的項目亦取得「創業項目:初創企業」組別優異獎。他們提出一款類器官培養的高端實驗儀器,通過3D 生物列印技術製造仿生支架,並結合精密控制器和感測器網路,模擬人體器官的交互作用,如肌肉拉伸及血管收縮等,為藥物篩選和疾病研究提供更真實的生理環境。

「香港大學生創新及創業大賽」由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自2015起主辦,是全港規模最大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今屆大賽共收到來自25間大專院校的687個項目提案,參賽人數達2,033人,創歷屆新高。

項目、獎項、得獎者及課程:
「悅聽眼鏡」— 三等獎(創新項目:資訊技術)
徐子晴、葉安迪、李澤延及胡朗峰,電腦科學榮譽理學士

「一種基於複合導電水凝膠介質的自供電可穿戴電化學傳感器用於檢測人體汗液中的乳酸」— 三等獎(創新項目:能源環境化工)
孫璟,科技學院哲學博士

「維塔菲類器官細胞培養平台」— 優異獎(創業項目:初創企業)
劉沁意,專業會計榮譽工商管理學士
張永超,工商管理碩士(中文)

比賽:
第11屆香港大學生創新及創業大賽

主辦單位: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

詳情:
來自都大的三支學生團隊發揮創新及創業思維,在第11屆香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不同組別中獲獎。

其中,由徐子晴、葉安迪、李澤延及胡朗峰組成的團隊於「創新項目:資訊技術」組別獲得三等獎。他們設計的智能字幕眼鏡,透過把實時語音轉文字、文本翻譯及手語識別功能整合到擴增實境穿戴式裝置中,方便聽障人士在日常生活中與他人溝通,以促進社會融合。

哲學博士生孫璟於「創新項目:能源環境化工」組別同樣獲頒三等獎。汗液中的乳酸是檢測人體生理狀態的重要指標,孫同學提出以自供電的可穿戴式電化學感測器,實時檢測人體汗水中的乳酸。這款感測器採用複合導電水凝膠介質,能靈敏選取乳酸成分,展示了其在監測和評估人類健康方面的應用潛力。

此外,劉沁意和張永超的項目亦取得「創業項目:初創企業」組別優異獎。他們提出一款類器官培養的高端實驗儀器,通過3D 生物列印技術製造仿生支架,並結合精密控制器和感測器網路,模擬人體器官的交互作用,如肌肉拉伸及血管收縮等,為藥物篩選和疾病研究提供更真實的生理環境。

「香港大學生創新及創業大賽」由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自2015起主辦,是全港規模最大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今屆大賽共收到來自25間大專院校的687個項目提案,參賽人數達2,033人,創歷屆新高。

相關新聞

相關主題

新聞分類

特寫主題

年份

更多

登記收取我們的最新消息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to complete this 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