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人文社會科學院 學與教 張愛玲、宋淇及宋鄺文美手稿遺物捐贈計劃 緣起

緣起

作為華語文壇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張愛玲從出生、求學、創作到晚期生活,皆與上海、香港、台灣及美國結下了不解之緣。2025年是張愛玲逝世三十週年,張愛玲遺產管理人宋以朗博士經過多年的深思熟慮後,正式決定把張愛玲、宋淇及宋鄺文美的手稿遺物捐贈予香港都會大學,香港都會大學亦於2025年2月12日舉行了「宋以朗博士及宋元琳女士捐贈儀式:張愛玲、宋淇及宋鄺文美手稿遺物」。

2025年2月12日宋以朗博士於捐贈儀式上致辭
2025年2月12日「宋以朗博士及宋元琳女士捐贈儀式:張愛玲、宋淇及宋鄺文美手稿遺物」宋以朗博士、宋元琳女士與香港都會大學代表合照(左起: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梁慕靈博士、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署理院長文潔華教授、香港都會大學副校長 (行政及機構發展)鄺志良教授、香港都會大學校董會主席黃天祥博士工程師、張愛玲遺產管理人宋以朗博士、其姊宋元琳女士、香港都會大學校長林群聲教授、香港都會大學校長高級顧問呂汝漢教授、香港都會大學大學圖書館館長譚文力先生、香港都會大學圖書館副館長鄧浩標先生)
宋以朗博士於分享會上與梁慕靈博士及譚文力先生對談

是次捐贈計劃由香港都會大學「張愛玲、宋淇及宋鄺文美手稿遺物捐贈計劃」工作小組負責,成員包括香港都會大學副校長(行政及機構發展)鄺志良教授、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梁慕靈博士、香港都會大學大學圖書館館長譚文力先生及香港都會大學圖書館副館長鄧浩標先生。工作小組早於2023年11月開始洽談事宜,並獲宋以朗博士及香港都會大學管理層支持。

香港都會大學「張愛玲、宋淇及宋鄺文美手稿遺物捐贈計劃」工作小組。左起為香港都會大學圖書館副館長鄧浩標先生、香港都會大學大學圖書館館長譚文力先生、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梁慕靈博士、香港都會大學副校長(行政及機構發展)鄺志良教授、張愛玲遺產執行人宋以朗博士

捐贈計劃內容

香港都會大學圖書館將為這些手稿及遺物建立專屬特藏,並命名為「張愛玲特藏」及「宋淇、宋鄺文美特藏」,並將興建有關中國現代文學的展覽廳。同時,大學圖書館亦會跟人文社會科學院合作成立研究團隊和工作小組,以數碼人文研究的方式,建立檔案文獻資料庫和數碼影像典藏,名為「中國現代文學數碼特藏」。此外,宋以朗博士亦會將其私人藏書捐贈予大學圖書館,供師生研習之用。

「張愛玲特藏」及「宋淇、宋鄺文美特藏」包括張愛玲、宋淇和鄺文美的手稿、信件和照片等,更有著名文化人送贈之簽名書籍,以及大量珍貴藏書。

 

未來發展

為了慶祝這次的捐贈和特藏展覽廳與數碼特藏的成立,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及大學圖書館將會在未來展開一系列的活動,包括在報章撰文推廣張愛玲和宋淇研究、舉辦一系列的學術講座和公開講座,主題包括張愛玲的傳記、張愛玲與宋淇的書信往來,以及張愛玲和宋淇的電影研究等。另外,香港都會大學亦會舉辦張愛玲和宋淇國際學術研討會,還有以數碼人文和數碼藝術的方法,製作以《傾城之戀》為主題的虛擬實境和沉浸式體驗,以展現出結合科技、藝術和文學的創新教學方式。

這次的捐贈計劃,讓張愛玲、宋淇和宋鄺文美的手稿遺物有機會呈現於大眾眼前。這些珍貴的史料不僅紀錄了張愛玲、宋淇和宋鄺文美四十年來的生活與創作,同時也是香港的歷史痕跡。相信這次捐贈計劃能推動更多有關張愛玲、宋淇和宋鄺文美的研究新方向,讓大家能更全面地理解他們的文學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