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員簡介

人文社會科學院 教職員 職員簡介
Dr. Wong Chi Hung 黃自鴻博士
BA (First Class Hons) HKU, PhD HKU, PGDE HKU
副教授
人文社會科學院

簡歷

黃自鴻,香港大學文學士(一等榮譽)、哲學博士、教育文憑,現職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曾擔任人文社會科學院中文榮譽文學士課程(聯合)課程主任(2007–2021)、全日制本科課程統籌(2013–2019)及中國文學文學碩士課程創辦人及課程主任(2011–2013)。黃博士在文學批評、中國現當代文學、杜甫研究和中國古典傳記的領域發表論著多種,過去曾為《明報‧語文同樂》撰寫古文導讀專欄「悅讀理解」,受到讀者歡迎。
 

所授課程及研究興趣

  • 文學批評
  • 中國現當代文學
  • 杜甫研究
  • 中國古典傳記

學術及專業範疇

首席研究員,教員發展計劃(FDS),「漫郎與唐臣:元結及其文學的接受研究」,研究資助局(RGC),2023,港幣$341,540(參考編號:UGC/FDS16/H09/23)

香港中國語文學會理事/《文學論衡》編委,計劃資助,「《文學論衡》」,香港藝術發展局,2022,港幣$80,600 (參考編號:40190)

首席研究員,教員發展計劃(FDS),「江戶時代杜律注本研究」,研究資助局(RGC),2017,港幣$443,577(參考編號:UGC/FDS16/H05/17)

申請人與團隊成員,計劃資助,「推陳致新:清末民初文學文化轉折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藝術發展局,2014,港幣$73,200(伍絜宜慈善基金,$48,600,及中英互助會信託基金,$30,000)

申請人,計劃資助,「小說空間與臺灣都市文學」,香港藝術發展局,2013,港幣$21,800(退出)

專業會員,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08–現在

理事/副主席,香港中國語文學會,2020年2月–現在

Jardine Ho Tung Scholarships,香港大學,1999–2000,2000–2001,2001–2002

著作

書籍

  • (編校)。《江戶杜律注本三種》。臺北:新文豐,2023。xlvi+1838頁。
  • 《尚未劇終:文學文化短論集》。香港:手民出版,2023。208頁。
  • (合編)。《數碼時代的中國人文學科研究》。臺北:秀威資訊,2018。307頁。
  • 《小說空間與臺灣都市文學》。臺北:臺灣學生,2015。372頁。

書籍章節

  • 導言。《中國新文學的源流》。周作人著。香港:商務,2022。4–7。
  • 〈再探梁啟超的傳記觀:「個人」、「英雄」與「羣體」〉。《第三屆中華文化人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黃湘陽主編。香港:香港珠海書院中國文學及歷史研究所,2019。363–378。
  • 〈虛擬與身體:閱讀賀景濱《去年在阿魯吧》〉。《數碼時代的中國人文學科研究》。臺北:秀威資訊,2018。179–189。
  • 〈《官定後戲贈》與杜甫的離職詩〉。《香港亞洲學會第七屆年會會議論文集》。陳蒨編。香港:香港樹仁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2012。1281–1286。
  • 〈中國文學批評術語與文學教學〉。《國語文教學理論與實務的多元探索》。王基倫編。臺北:五南,2012。71–82。
  • 〈杜甫與「現實主義」的接受〉。《東西方研究》。單周堯編。上海:上海古籍,2011。68–78。

期刊論文

  • 〈貶謫的意義:劉禹錫傳記比較研究〉。《文學論衡》39/40(2022):1–14。
  • “The Two Interpretive Dogmas of Zhiren lunshi and Yiyi nizhi as 'Rules of Competition' and 'Perspectives of Historicity': A Study of Annotated Editions of Du Fu's Poetry from the Late Ming to Early Qing.” Acta Orientali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aricae 75.2 (2022): 285–310.
  • “Yuan Jie 元結 (719–772) as the Writer of Self-distinction: A Reappraisal.” Monumenta Serica 69.1 (2021): 19–48.
  • 〈為生者而創造:唐宋墓誌銘文體特徵一隅〉。《東華漢學》32(2020):183–212。
  • 〈港澳臺地區新世紀(2000–2020)杜甫研究綜述〉。《杜甫研究學刊》146(2020):115–121。
  • 〈津阪東陽《杜律詳解》研究:杜甫傳、文獻運用和詩學觀點探析〉。《文學論衡》35(2019):28–40。
  • 〈江戶時代杜甫研究與接受──大典顯常的《杜律發揮》〉。《杜甫研究學刊》140(2019):66–73。
  • 〈宗教人物傳記的寫作策略:《高僧傳》的神聖修辭學〉。《人文中國學報》24(2017):1–19。
  • 〈暴力與正義──論林燿德的都市文學觀〉。《臺灣文學研究學報》25(2017):279–304。
  • 〈論唐五代的自敘散文〉。《輔仁國文學報》44(2017):261–291。
  • (與胡梓穎合著)。〈被建構的文類──從「辨體」角度論傳記與「傳奇文」〉。《臺大文史哲學報》86(2017):87–126。
  • 〈史學與文體學視野下的論贊〉。《東吳中文學報》 31(2016):33–54。
  • “Shenyun before Wang Shizhen: A Terminological Study of Hu Yinglin's and Lu Shiyong's Poetics.” Ming Studies 73 (2016): 51–70.
  • (與胡梓穎合著)。〈傳記與辨體觀:內部衝突的分類過程〉。《漢學研究》34.1(2016):95–122。
  • 〈書寫與他人:閱讀邱妙津小說〉。《華文文學》129(2015):110–121。
  • 〈杜甫的求職詩〉。《杜甫研究學刊》124(2015):58–61。
  • 〈無常、敘述與重複:閱讀白先勇《樹猶如此》〉。《南方文壇》166(2015):137–139。
  • 〈重組杜甫的面孔:從現代傳記到「心史」的回溯式閱讀〉。《國文學報》55(2014):67–97。
  • 〈聚焦身體與小說空間:兼論臺灣都市文學的衰弱身體〉。《東華人文學報》23(2013):179–225。
  • 〈唐宋詞中的「門」:一個空間符號的分析〉。《人文中國學報》17(2011):117–137。
  • 〈《早秋苦熱堆案相仍》的重讀〉。《杜甫研究學刊》96(2008):66–71。
  • 〈杜甫「詩史」定義的繁衍現象〉。《漢學研究》25.1(2007):189–220。

資歷及公職

  • 評判及仲裁委員,善言巧論:全港學生口語溝通大賽,香港教育大學,2006年11月–現在
  • 評判,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2013年1月
  • 評判,香港基本法推介聯席會議,2011年6–8月,2014年7月–現在
  • 評判(決賽),鳴辯盃中學生辯論賽,2014年9月–現在
  • 編輯委員/主編,《文學論衡》,2013年8月–現在
  • 校外委員,香港專業進修學校,2011年9月–現在
  • 校外考試委員,明愛專上學院,2023年3月–現在
  • 校外考試委員,職業訓練局青年學院,2018年10月–現在
  • 工作坊主持,香港教育局,2009年7月–2010年3月
  • 主講嘉賓,保良局莊啟程預科書院,2009年12月

Modified Date: 26 Feb, 2024
Edit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