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的話

今年(2024年秋季)新學年剛開始,喜訊便接踵而來,讓人精神為之一振。正當全港學生人數呈下降趨勢,都大的收生人數卻大幅上升。在都大獲批成為本港首間應用科學大學(應科大)之際,如此多新生的加入尤其令人欣喜。

成為應科大印證了都大的承諾:致力提供切合社會和經濟實際需要的實用專業教育,並為畢業生帶來工作機會。這證明了我們近年與業界建立緊密聯繫的努力已取得成效,讓我們能夠加強課程中以行業為導向的元素。我們一直以來都維持提供高度多元化的課程組合,致力將都大定位為一所全面的綜合型大學。

另一個好消息是,都大在2025–26學年「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中獲得的資助學額大幅増加,佔整體資助學額總數約四成。其中,新增設見習機師專修範疇的「航空服務管理榮譽工商管理學士」課程,也獲分配資助學額。

學生人數增長無可避免地帶來種種挑戰,尤其是校園空間不敷應用。過去一年,我們多管齊下應對此問題,包括購入了一幢酒店,將之更名為MU88,供非本地生入住;此外又增設何文田廣場學習中心,以擴充教學空間。我們也獲批准在常盛街及佛光街交界興建新校舍,並正計劃成立工業中心。

本月我們剛完成另一項重要的購置──位於紅磡紅鸞道的祥祺中心,以支持大學的長遠發展。新添大樓座落紅磡海濱長廊,靠近黃埔站、紅磡站和紅磡碼頭,交通非常便利,而且總建築面積達279,000平方呎,將大幅增加我們的可用空間,讓我們開展不同課程,以滿足社會需求。

目前,跨境合作的可能性之多,可說前所未見,我們也充分掌握時機,與大灣區合作伙伴探討機會吸納人才和開展教研項目。2023年11月,我們與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簽署協議,成為首間進駐深圳虛擬大學園的香港自資專上院校。我們將在園內成立佔地5,000平方呎的「香港都會大學深圳研究院」,預計於2025年首季啟用。

我們在大灣區的計劃印證了大學的研究獲得認可,這從我們在爭取研究資金方面的出色表現亦能體現。在最近一輪研究資助局為自資院校提供的資助計劃中,都大所獲撥款佔總資助金額四成,獲資助項目的總數和總金額是自資院校之冠。此外,大學首次於「院校發展計劃協作研究撥款」組別獲批資助,開展有關環境中抗生素檢測和降解的研究。

大學於知識轉移方面的工作勢頭也漸入佳境,在2023年12月取得首批專利。我們亦積極推廣創業文化, 於今年2月啟動「都大初創基金」,投放5,000萬港元鼓勵學生、教職員和校友將創新意念轉化為商業產品或解決方案。

經過35年的發展,我們已經培育了大批對社會貢獻良多的畢業生。今年,我們決定設立「傑出校友獎」以表彰在其專業領域成就卓著的校友,同時藉此激勵其他校友努力建功立業。

今年另一項盛事是香港都會大學基金於2024年3月舉辦首場晚宴。通過與捐款者、合作伙伴及友好建立更緊密的聯繫,基金將進一步匯聚各方資源,協助大學更上層樓。

上述概要突顯了都大正處於蓄勢待發的成長階段。大學管理團隊經過改組和擴充,定能更好地管理所有這些新舉措。我歡迎新加入的管理層成員,並期待與他們一起努力,為都大塑造更輝煌的未來。

林群聲教授
202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