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董會主席的話

過去一年對都大來說是收穫豐碩的一年。今年是我們的35周年, 重要的周年紀念當然令人雀躍,但更振奮人心的是我們在年內取得矚目的成就,尤其是獲得了一個全新的身份──香港首間應用科學大學(應科大)。政府授予都大此名銜,是明確肯定了大學有能力提供各項專業的實用課程,滿足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

當然,都大這項成就絕對得來不易,那是我們多年來與業界合作提升課程質素和認受性的成果。今年我們再接再厲,成立職業發展顧問委員會,邀請16位來自不同領域的業界翹楚擔任行政顧問,與教職員、學生和校友代表一同就學生的就業前景及職涯規劃提供寶貴意見。

與此同時,我們繼續積極拓闊行業脈絡。大學多年來與企業和機構建立了種種聯繫,許多都正轉化成為課程發展、研究合作和實習安排等不同方面的具體合作和成果。例如,我們成為應科大後,隨即與香港國際航空學院合作,在一個現有課程中增設見習機師專修範疇,讓學生可以同時修讀學位課程和接受飛行員培訓,從而在選擇職業時更具靈活性。

另一個例子是我們與建造業議會合作開辦「智慧建造和建築信息模擬應用理學碩士」課程,以回應行業最新、最迫切的專業需求。這也是我們與其他業界組織合作發展「應用學位」課程的典型模式。我們將在下學年和未來推出更多類似的課程,包括「寶石及珠寶學應用理學士」,以及房地產和物業管理、酒店業等商業領域的課程。

卓越的專業實用課程是都大備受讚賞的原因之一,但絕非唯一的因素。我們一向關注學生的全人發展,致力為他們提供成長階段所需的精神、情緒等各方面支援。為此,大學在今年年初投放逾1,000萬港元在全校推行為期三年的學生精神健康普及計劃,包括從2024–25學年開始,為新入學的一年級學生開辦「精神健康急救」必修科目,這項前所未有的舉措有助學生加深對精神健康的認識及關注,從而達至助人自助的目標。

都大對學生的關懷也延伸到校外社群。我們牽頭成立「同行我城」宣揚精神健康社區聯盟,聯同其他組織在九龍城區提供一系列精神健康支援服務。此外,我們也成為「賽馬會擁抱生命系列2.0—優質精神健康校園計劃」的支持機構,協力推廣學界精神健康。

事實上, 關注社會福祉的精神早已植根都大。我們最新的校園發展項目是在何文田興建一座新校舍,並將之定位為「社區健康樞紐」,此舉將擴展和加強現時賽馬會健康護理學院已經開展的工作,進一步確立都大倡議重要社區健康議題的旗艦地位。

為了支持大學的長遠發展,我很高興在此分享,大學剛完成了一項交易,購入位於紅磡的祥祺中心,這為我們教研工作以及行政人員培訓課程提供迫切所需的用地。

都大正透過上述及其他種種方式,竭力成為社會上一股正面力量, 為香港作出更多貢獻:提供更多切合社會需要的高質素專業課程;與業界共享可以轉化為實際成果的新知識;培育發展全面、心胸寬闊和具備社會責任感的畢業生。我懷着興奮的心情,期待見證都大這些願景在來年一一實現。

黃天祥博士工程師
202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