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基礎

首頁 入學申請 科目資料 中醫學基礎

NURS 8607NCF

More information: 學科指南
中醫學基礎

NURS 8607NCF

學科指南

中醫學基礎

開課日期
N/A
學科程度
N/A
修讀期
N/A
學分
N/A
教學語言
N/A
學費($) (含實驗室費用)
N/A
行將開課日期
學額及上課時間
開課日期
學科程度修讀期學分
教學語言
學費($) (含實驗室費用)
行將開課日期
N/A
N/AN/AN/A
N/A
N/A

學科主任:李美娟博士,護理學學士(澳洲拉托貝大學),中醫全科學士(香港大學),護理教育專業文憑(香港理工大學),教育管理碩士(英國CGCHE);哲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香港註冊護士、註冊助產士及註冊中醫師。

注意事項

本科為中藥藥劑學碩士課程第一學年的其中一個必修科目。本科只供現正修讀中藥藥劑學碩士課程的學員修讀。

宗旨(課程目標)

本科旨在使學員能具批判性地檢討、整合和應用中醫學的基礎知識,為隨後修讀中醫藥有關的學科和臨床應用奠定基礎。

學習成果

修畢本科後,學員應能:

  • 具批判性地檢討及整合中醫學的陰陽五行理論;
  • 整合及應用中醫學對人體的概念;
  • 整合及應用中醫學的病因病理;
  • 整合及應用中醫學的診斷方法;
  • 整合及應用中醫學的辨證施治的方法;
  • 整合及應用中醫學的治療原則。

科目內容

本科內容如下:

  • 中醫理論
  • 中醫學對人體的概念
  • 中醫病因病理學
  • 中醫診斷學
  • 中醫辨證
  • 中醫治則

教學方法

本科教學方法包括:講課、導修課及實習課

評核

本科評核分為兩部分:持續評核(50%)和期終評核(50%)

  • 持續評核(50%):作業一(25%)及作業二(25%)
  • 期終評核(50%):小組匯報(20%)及個人報告(30%)

學員須同時於持續評核和期終評核取得及格成績,才能取得本科及格成績。

指定教科書

裘秀月、羅堯岳(主編)(2022)。《中醫學基礎(中醫特色)》(第三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參考書目

李燦東、方朝義(2021)。《中醫診斷學》(新世紀第五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李冀、連建偉(2022)。《方劑學》(新世紀第四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沈雪勇、劉存志(2021)。《經絡腧穴學》(新世紀第五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周志剛、張敬文(2020)。《中醫基礎理論學習指要》(第二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孟慶雲(2013)。《孟慶雲講中醫基礎理論》。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陳金水(主編)(2018)。《中醫學》(第九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陳西河(2005)。《簡明中醫常用術語註解》。五洲出版社。

陳利國、紀立金(2018)。《中醫基礎理論》(第二版)。暨南大學出版社。

裴正學、彭昱憲(2011)。《裴正學「中醫學」: 中醫理論與臨床病案討論》。合記圖書出版社。

顧軍花(2020)。《中醫臨床思維》(第二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鄭洪新、楊柱(2021)。《中醫基礎理論》(新世紀第五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鐘贛生、楊柏燦(主編)(2021)。《中藥學》(新世紀第五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