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會

首頁 入學申請 Course Guide 香港社會

本《學科指南》乃本科使用的最新版本,可作參考之用,惟部分章節在本科再開辦時或會有所修訂。

SOCI A202C

香港社會

SOCI A202C“香港社會”是社會科學學士學位課程的選修科目,屬中級程度,修讀時間為兩個學期,學分值為十學分。本科以社會學角度探討香港社會的各個重要課題,專為有興趣認識香港社會現況及其變遷的人士而設。本科不設先修科  目,但建議你先修讀SOSC A111C“社會科學基礎課程:心理學與社會學”,然後再修讀本科,這樣將能事半功倍,收温故知新之效。

本指南的目的是幫助你清楚了解這個科目的主要內容,讓你能以自學形式有效地完成本科,並取得最大的學習成效。學科指南包括下列八個部分:

  • 本科的內容簡介
  • 本科的宗旨
  • 本科的學習成果
  • 本科教材
  • 修讀建議
  • 成績評核
  • 導修課與日間講論會
  • 學習進度

由於本科採用遙距教學的形式,所以大部分的時間你會以自學的形式來修讀。當然,本校會因應本科的學習需要為你提供適當的教材和面授形式輔導。要順利完成一個遙距科目,你必須自律、主動,並有效地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學科指南的目的就是幫助你達到這個目標。另一方面,學科指南亦會介紹本科的內容結  構,讓你對本科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因此,你必須仔細閱讀本學科指南,並依照指南的指示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順利完成本科學習。

SOCI A202C“香港社會”的內容主要探討戰後香港社會的主要特徵和變遷,提供基礎的概念和有關理論,並介紹研究香港社會的相關著作,以幫助你深入了解本港社會的各個主要面向(dimension)。

本科的宗旨,是讓同學能有系統地認識近代香港社會的整體發展狀況和主要特  徵。具體而言,本科會探討回歸前後香港社會各主要面向的實況與變化,尤其在內地與香港關係轉變過程中的變化,並介紹研究香港社會的相關理論和概念。藉着對香港社會各個重要課題的研討,本科將協助同學建立社會學的視角,認識及分析各種社會現象,特別是社會變遷對市民大眾的個人、日常生活、整體公民社會及文化、社會政策以至社會制度及結構(social institution)等各層面的影響。

修畢本科後,你應能:

  • 簡述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和社會學觀點,並指出以此觀點研究香港社會的價值;
  • 闡述影響香港社會的重要歷史背景和社會發展脈絡,以及這些影響所包含的主要社會面向及所引申的主要課題;
  • 概述人口學的基本概念和人口計算方法,並描述香港歷史發展以來,以至回歸前後的主要人口結構和變化,及回歸以後香港主要的人口結構特點和相關政策及影響;
  • 闡述戰後香港的家庭模式和轉變,並分析香港家庭模式和價值與香港社會其他範疇(例如經濟、政治和性別角色等)的關係;
  • 解釋基本的性別理論,並闡述性別不平等如何表現在香港社會的主要面向(例如教育、就業和媒體文化);
  • 簡述主要的階級理論,並通過香港社會的階級討論和研究分析香港社會的階級分層、社會流動,以及社會不平等和兩極化的情況和轉變;
  • 闡述香港主要社會政策(包括教育、房屋和土地政策)制定的社會背景、社會脈絡和當中的特點,以及闡釋有關社會政策在回歸及中港關係轉變過程中的改變和影響;
  • 分析香港戰後政治穩定的原因,描述回歸前後的政治發展及民主化情況,包括回歸前的殖民管治、回歸以後的政治制度,並了解這些制度的轉變過程及其背後的特定社會脈絡和因素;
  • 分析特區政府在回歸以後的管治情況,包括碰到的困難及原因,以及部分社會運動的發生及特點;
  • 描述回歸前後,香港社會的文化及香港人身份意涵的轉變,並探討香港人身份認同相關的理論,以及討論回歸後在中港關係更為密切和矛盾日多的情況下,與香港人身份及文化相關的議題;
  • 總結香港社會的變化及其社會脈絡(context)。

本科教材包括學科指南、九個修讀單元、一本指定教科書及多篇指定讀物,另每個單元均有參考書目,供學員參考。

 

學科指南

學科指南主要介紹本科的宗旨、目標與內容,引導學員如何修讀本科,並提供有關導修課和成績評核的基本資料。

 

修讀單元

本科設有九個修讀單元。每個單元均包括學習內容、學習活動和測試題等。本科修讀單元的編排如下:

單元一 認識香港社會:觀點、方法與課題
單元二 人口
單元三 家庭
單元四 性別
單元五 階級
單元六 社會政策
單元七 政治
單元八 文化與身份認同
單元九 結語:回顧與前瞻

 

指定教科書

以下為本科的指定教科書:

呂大樂(2007)《唔該,埋單:一個社會學家的香港筆記》(增訂本),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學員須自行購買或到圖書館借閱。

 

指定讀物

本科選用多篇學術書刊的文章作為指定讀物,以補充單元內容,輔助學習。指定讀物大多會輯錄成冊,部分則可通過本校電子圖書館、網上學習系統讀取。

 

參考書目

下列參考書目、網頁資料和期刊將會在修讀單元內提及,學員學習時可以參考, 對加深了解相關的課題很有幫助。

何強星主編(2001)《社會學探論:理論與香港本土硏究》,香港:學峰文化事業。

余繩武、劉蜀永編(1995)《二十世紀的香港》,香港:麒麟書業。

劉蜀永主編(2009)《簡明香港史(新版)》,香港:三聯書店。

呂大樂(2015)《香港模式:從現在式到過去式》,香港:中華書局。

呂大樂、王志錚(2003)《香港中產階級處境觀察》,香港:三聯書店。

呂大樂、黃偉邦(1998)《階級分析與香港》,香港:青文書屋。

彼德.柏格著,黃樹仁、劉雅靈譯(1982)《社會學導引— 人文取向的透視》,台北:巨流圖書。

徐承恩(2019)《香港,鬱躁的家邦:本土觀點的香港源流史》(增修版),台北:左岸文化。

政府統計處(2007)《香港人口趨勢:1981–2006》,香港:政府統計處。

朱耀偉編(2016)《香港研究作為方法》,香港:中華書局。

李明堃(1987)《變遷中的香港政治和社會》,香港:商務印書館。

梁恩榮、阮衛華(2011)《公民教育,香港再造!迎向新世代公民社會》,香港:印象文字、香港基督徒學會。

洪英豪等(1997)《香港社會政策及福利服務學習教材》,香港: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部。

潘慧嫻(2010)《地產霸權》(第十三版),香港:信報出版社。

米爾斯著,張君玫、劉鈐佑譯(1996)《社會學的想像》,台北:巨流圖書。

蔡寶瓊、陳潔華編(2012)《教育的性別視角:課堂與教學實證研究》,香港: 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蔡寶瓊統籌(1998)《晚晚6點半:七十年代上夜校的女工》,香港:進一步多媒體。

許寶強(2010)《限富扶貧— 富裕中的貧乏》(新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謝均才(2001)〈“教育質素”何價?香港教育改革的矛盾、弔詭和效果〉,《香港社會科學學報》,20,1–55頁。

謝均才編(2002)《我們的地方、我們的時間:香港社會新編》,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趙永佳、葉仲茵、李鏗編(2016)《躁動青春:香港新世代處境觀察》,香港: 中華書局。

鄭宇碩編(1989)《過渡期的香港》,香港:三聯書店。

陳志傑、王慧麟編(2015)《香港本土論述2013–2014:中國因素:本土意識與公民社會》,台北:漫遊者文化。

陳潔華、王惠玲編(2004)《香港性別論述:從屬.不公.差異.越界》,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陳潔華、蔡寶瓊編(2012)《性別顯微鏡    教育與個人成長》,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2002)《社會研究一本通》,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馬傑偉、吳俊雄、呂大樂編(2009)《香港文化政治》,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馬家輝、梁文道、王慧麟(2012)《香港本土論述2011:本土的性與別/想像新界》,台北:漫遊者文化。

馬家輝、梁文道、王慧麟、陳志傑編(2013)《香港本土論述2012:官商勾結》,台北:漫遊者文化。

馮可立(2018)《貧而無怨難:香港民生福利發展史》,香港:中華書局。

駱穎佳(2016)《邊緣上的香港:國族論述中的(後)殖民想像》,香港:印象文字。

陳錦華、梁麗清(2002)〈社會政策與“積極不干預”〉,載於謝均才編《我們的地方、我們的時間:香港社會新篇》,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315–342頁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2011)〈住房的價值— 房屋政策新探〉,《社聯政策報》,10月,第11期,1–30頁。

姚松炎(2016)〈認清香港房屋問題的真相〉,載於成名主編《民主與香港管治》,香港:進一步多媒體。

李健正、陳錦華合編(1993)《香港房屋政策分析》,香港:集賢社。

Chan, A K W (2006) 'The making of the “ideal citizen” in schooling processes: gender, differences and inequalities' in Ku, A S and Pun, N (eds) Remaking Citizenship in Hong Kong: Community, nation and the global city, New York: Routledge.

Chan, A K W and Ngan, L S (2018) 'Investigating the differential mobility experiences of Chinese cross-border students', Mobilities, 13(1): 142–156.

Chen, Y C and Pun, N (2007) 'Neoliberalization and privatization in Hong Kong after the 1997 financial  crisis',  China  Review,  7(2)  Special  Issue:  Ten Years after 1997: The Lost Decade of Hong Kong, 65–92.

Cheng, Y S J (ed) (2007)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in its first decade, Hong Ko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Cheng, Y S J and Lo, S H S (eds) (1995) From Colony to SAR: Hong Kong's Challenges Ahead,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Cheung, M F and Holroyd, E (eds) Mainstreaming Gender in Hong Kong Society,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Choi, P K (2005) 'The critical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reforms in Hong Kong: Counting our losses to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5(3): 237–256.

Choi, S Y P and Ting, K F (2009) 'A gender perspective on families in HK' in Cheung, F M and Holroyd, E (eds)  Mainstreaming Gender  in Hong  Kong Society,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159–180.

Colebatch, H K (2002) 'What's the idea?' in Policy, 2nd edn,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7–22.

Education Commission (2000) Reform Proposals for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Hong Kong, Hong Kong: Government Printer.

Giddens, A (2009) Sociology, 6th ed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Mathews, G (1997) 'Heung-gongyahn: On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Hong Kong identity',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 , 29(3): 3–13.

Hong Kong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1993) Hong Kong–25 Years', Development Presented in Statistical Data and Graphics: 1967–92, Hong Kong: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Hong Kong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1997) Hong Kong Social and Economic Trends, Hong Kong: Government Printer.

Ip, C Y and Lui, T L (2019) 'Hong Kong's middle class after 1997' in Lui, T L, Chiu W K and Yep, R (eds) Routledge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Hong Kong , Ox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305–323.

Ip, I C (2015) 'Politics of belonging: A study of the campaign against mainland visitors in Hong Kong',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16(3): 410–421.

Ip, I C (2017) 'Becoming a revanchist city: Reflections on Hong Kong nativist affect'in Wang, C M and Goh, D P S (eds) Precarious Belongings: Affect and Nationalism in Asia , London: Rowman & Littlefield International, 169–184.

Ku, A S and Pun, N (eds) (2006) Remaking Citizenship in Hong Kong: Community, Nation and the Global City', Ox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Ku, S M (2018) 'Identity as politics: Contesting the local, the national and the global' in Lui et. al (eds)  Routledge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Hong  Kong , Ch. 25, 451–461.

Lam, W M (eds) (2012) Contemporary Hong Kong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expanded 2nd edn),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Lau, S K (1982) Society and Politics in Hong Kong,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Lau, S K (ed) (2002) The First Tung Chee-hwa Administration: The First Five Years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on  Region ,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Lau, S K et al. (eds) (1991, 1992,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4, 2006)

Indicators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 Hong Kong: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 Pacific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au, S K (1997) Hongkongese or Chinese : The Problem of Identity on the Eve of Resumption of Chinese Sovereignty over Hong Kong, Hong Kong: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ui, T L (2015) 'A missing page in the grand plan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its challenges to post–1997 Hong Kong',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16(3): 396–409.

Lui, T L and Chiu, W K S (2009) Hong Kong: Becoming a Chinese Global City , New York: Routledge.

Lui, T L, Chiu, S W K and Yep, R (eds) (2019) Routledge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Hong Kong , Ox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Morris, P, Kan, F and Morris, E (2000) 'Education, civic participation and identity: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Hong Kong',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30(2): 243–262.

Post, D (2004) 'Family resources, gender, and immigration: Changing sources of Hong Kong educational inequality, 1971–2001',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85 (5 special issue), 1238–1258.

Pun, N and Yee, L M (eds) Narrating Hong Kong Culture and Ident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 Centre of Asian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cott, I (1987)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Hong Kong',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15(1): 1–19.

Scott, J and Marshall, G (eds) (2005) A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e Other Hong Kong Report (1989–1998),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Tsang, Y S S (1997) Hong Kong: An Appointment with China , London: I. B. Tauris.

Tse, K C (2002)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quality education  movement in Hong Kong' in Mok K H J and Chan, K K D (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The Quest for Quality Education in Hong Kong,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 Ch. 6, 143–169.

Tse, K C (2008) 'Choices for whom? The rhetoric and reality of the direct subsidy scheme (DSS) in Hong Kong (1988–2006)',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40(5): 628–652.

Wildings, P (2007) 'Social policy' in Lam, W M (eds) Contemporary Hong Kong Politics: Governance in the Post–1997 Era, Ch. 11,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Yeung, W C H (2000) 'Neoliberalism, Laissez–Faire Capitalism and Economic Crisi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Deindustrialisation  in Hong  Kong', Competition & Change , 4(2): 121–169.

除了以上的書目及文章之外,以下的網頁資料及期刊亦可供參考:

如果你是第一次以自學形式修讀都會大學的課程;或已停學多年,很久沒有碰過書本;又或者是第一次接觸媒體寫作,你可能不知從何入手。但請不必擔心,本校提供的教材和安排的導修課,可以幫助你逐步消除這些憂慮。當然,解決問題所不可缺少的因素,是你個人的努力。修讀遙距課程最大的困難是分配時間,你必須安排足夠的時間來學習,並按照指南建議的進度修讀單元和繳交作業。修讀本科的過程包括以下三個環節:

  1. 閱讀修讀單元、指定教科書和指定讀物
    修讀單元的內容是本科的中心內容,而大部分單元亦會配合指定教科書和指定讀物的內容。你必須按照指示仔細閱讀,並完成單元中的活動和測試題。這些學習活動目的是讓你思考讀過的內容。如因任何原因略過不答,便難以對單元內容有透徹的了解。
  2. 參加導修課和講論會
    學科主任會為你安排多次導修課及日間講論會。導修課的主要目的是讓學員有機會互相交流學習經驗和心得,並向導師提問,從而加深對本科的理解, 亦能解決一些在學習上碰到的疑難和障礙。同學一同參與課堂的討論,亦有助建立個人或小組的支援系統,幫助學習。講論會則由導師或特約學者負責就特定題目作專題講課。
  3. 按時完成作業及期終考試
    本科會安排五次作業及一次期終考試。你必須認真完成作業及準備考試,這都是本科的評核途徑。你亦應留意作業的評語,這可以幫助你了解自己在學習上的長處與不足。

至於具體的學習步驟,可參考以下建議:

  1. 詳細閱讀學科指南,並按照學習進度表修讀。學科主任會安排導修課時間和作業的繳交限期。請記下有關的時間、地點和日期,並依時出席導修課和繳交作業。
  2. 開始閱讀單元時,首先應詳細閱讀單元的引言部分,掌握單元的內容概要。每個單元的學習時間約為三至四週。
  3. 每個修讀單元都設有活動題和測試題,你必須認真思考和回答。大部分問題在單元末附有答案,但請你先嘗試自行回答問題,然後才核對答案。完成這些活動後,才繼續研讀下去。
  4. 對本科一些較複雜的概念和理論,你初時可能會感到大惑不解。遇到這種情況,必須細心把課文、註釋、論析重複閱讀和思考一遍,做一些筆記或圖解有時可以幫助理解。你也可以把不明白的內容記下來,在導修課向導師請 教。你也可以在本科網上學習系統的討論區提出疑問,導師和同學都可以對你的問題作出回應。
  5. 本科設有五份作業,你必須依期繳交。導師發還作業後,你應該詳細閱讀導師在作業上給你的評語,檢討自己在作業中所犯的錯誤。如有疑問,可與導師聯絡。
  6. 完成最後一個單元後,便應計劃把全部學過的內容好好温習一次,準備考 試。除了要複習單元和教科書的內容外,亦應重温你所完成的作業和導師給你的評語。

本科的成績評核主要分為兩部分,分別為作業和期終考試。

 

作業

本科包括五份作業,內容與各主題單元相關,用以評估同學對各主題單元內容的理解及認識。同學可以參考修讀單元、指定讀物以至參考資料的內容而作答。每份作業大約要求為2,500–3,000字左右,學員必須在期限前繳交作業。導師完成 作業評改後,會把作業連同評語發還。在五份作業中只會計算最高分數的四份。作業的分數共佔總成績的百分之五十。

 

期終考試

本科設有期終考試,考試時間為三小時。考試成績佔本科總成績的百分之五十。試題與各修讀單元的學習專題、活動和導修課討論有關,並會涵蓋本科的全部學習內容。

 

本科設有十次導修課(每次兩小時)。導修課主要讓學員有機會就學習上有困難的地方作提問,並與同學及導師進行討論及分組活動。另外本科亦會安排四次日間講論會(每次三小時),由導師就本科的各個專題進行講解及分享。

下表是本科各單元的修讀進度建議,同學可以因應個人需要作出調整。據估計, 每星期同學約需七至八小時來修讀本科,其中包括閱讀修讀單元、指定教科書和指定讀物,以及完成單元中各個學習活動和作業。

 

單元單元名稱成績評核學習週數
認識香港社會:觀點、方法與課題 3
人口作業一4
家庭 4
性別作業二4
階級作業三4
社會政策 4
政治作業四4
文化與身份認同 4
結語:回顧與前瞻作業五3
 温習 2
 合計5份36週

 

本科學生可以利用本校的網上學習系統,隨時閱讀本科的文字教材。該系統亦提供一系列的互動工具,如討論區及電子郵件,讓學員可以與同學、學科主任及導師溝通、提問及交流,以分享教學經驗和心得。此外,網上學習系統亦提供超連結,讓學員可直接通過互聯網讀取相關的資訊。

李泳萱博士乃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莫雷教育學院,教育、社區與社會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性別研究課程(教育行政與政策學院)哲學碩士及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社會科學學士(副修社會學)。她曾任職於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教育大學,擔任教學及研究工作,包括任教性別與教育、公民教育等科目,並參與有關通識教育、性別及STEM教育等的研究項目。過去亦曾為有關香港社會和性別議題的書籍負責文字編輯工作。

以遙距方式修讀大學課程,殊不簡單,可以說是極大的挑戰。要完成每一個學科,你必須認定目標,憑毅力和恆心,依照指示,按部就班地學習。不過,你並非孤軍作戰,因為很多同學正跟你一樣以遙距學習的方式修讀本科,而大學也會盡力給予你充足的支援。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你可以在導修課和日間講論會向導師和講者提問、請教,他們必定樂意解答。
在修讀的過程中,希望你能領略學習所帶來的樂趣。在此,謹祝你學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