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導論:理論與實踐

首頁 入學申請 Course Guide 心理學導論:理論與實踐

本《學科指南》乃本科使用的最新版本,可作參考之用,惟部分章節在本科再開辦時或會有所修訂。

PSYC A212C

心理學導論:理論與實踐

PSYC A212C“心理學導論:理論與實踐”是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榮譽學士課程的選修科目,屬中級程度,學分值為20學分,修讀期為一年。本校建議你在修讀本科前,先修讀SOSC A111C “社會科學基礎課程:心理學與社會學”或SOSC A101“Social Sciences: A Foundation Course”。

本指南主要包括下列七個部分,目的是幫助你清楚了解本科的主要內容,以自學形式完成學習,並取得最大的效果。

  • 本科內容簡介
  • 本科的宗旨
  • 本科學習成果
  • 本科的教材
  • 修讀本科的方法
  • 成績評核
  • 學習進度表

本科內容闡述心理學的基本原理、規律和方法,為學員修讀其他心理學專業科目打下基礎。本科內容盡量結合生活、工作、學習各方面的實際例子,務求學員能夠學以致用。

本科內容分為七大部分,合共十八個單元。第一部分是心理學概論,共三個單元,主要描述了心理科學的性質與功能、研究方法,以及心理學的生理基礎。第二部分是認知加工與學習, 共五個單元,主要介紹意識狀態與現象、人類學習的過程與原理,當中也會闡述感知覺、記憶與思維的基本特徵和規律。第三部分是動機與情緒,共兩個單元,論述動機與情緒的基本特性、類別和有關理論。第四部分集中探討個體差異,共兩個單元,說明個體心理差異的各種表現特徵,以及心理差異的成因與測量。第五部分為個體發展與生涯規劃,共兩個單元,描述人生發展中的基本問題與發展階段、各種心理發展的特徵以及生涯規劃。第六部分是心理異常,共兩個單元,介紹心理異常的表現特徵與治療方法。第七部分為社會心理與文化心理,介紹基本的社會心理現象和文化差異所導致的心理差異現象,並初步分析中國人獨特的心理特徵。

本科的宗旨在於讓學員理解心理學的基本現象,認識心理學的一般規律及理論,並掌握心理學的基本方法,使學員能夠將所學的心理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學習和工作之中,提高他們的理論分析能力與知識運用能力。

修畢本科後,你應能:

  • 闡述心理學的本質、功能、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 闡述心理現象的生理基礎,解釋神經系統的結構與功能;
  • 解釋人類認知和學習的現象及其相關理論;
  • 闡析動機及情緒的性質、種類,和相關的理論;
  • 解釋個體人格及能力差異的現象和相相關理論,並簡介人格和智力的測量方法和常用工具;
  • 綜述心理發展的概念和理論,並分析個體心理發展各個階段的特徵和需要;
  • 簡述生涯規劃的基本理論與應用,並解釋職業心理的特徵;
  • 說明心理異常的起因與各種心理異常的特徵,以及簡介心理異常的療法及治療效果;
  • 簡述社會心理及文化心理的主要理論和應用。

本科教材包括:

  • 學科指南
  • 修讀單元
  • 指定教科書
  • 指定讀物
  • 參考書目

 

學科指南

學科指南的作用是介紹本科的特點和內容,指導學員如何修讀本科,並提供有關導修課和成績評核的資料。

 

修讀單元

本科共設十八個單元。每個單元均包括單元目標、學習內容、活動和測試題。以下為各單元的重要內容:

 

第一部分 心理學概論

單元一  心理學的本質
單元二  心理學研究方法
單元三  心理學的生理基礎

 

第二部分 認知過程與學習

單元四  感知覺
單元五  意識與注意
單元六  人類學習
單元七  記憶
單元八  思維

 

第三部分 動機與情緒

單元九  動機與行為
單元十  人類情緒

 

第四部分 個體差異

單元十一 能力差異
單元十二 人格差異

 

第五部分 畢生發展與生涯規劃

單元十三 畢生發展
單元十四 職業選擇與生涯規劃

 

第六部分 心理異常

單元十五 心理異常
單元十六 心理異常的治療

 

第七部分 社會心理與文化心理

單元十七 社會心理
單元十八 文化心理

 

指定教科書

  1. 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重修版),台北:正大印書館。
  2. Atkinson, Rita L著,孫名之等譯( 1994 )《心理學導論》,上、下冊,台北:曉園出版社。

 

指定讀物

本科會選用一些資料作為指定讀物,補充修讀單元及指定教科書內的相關內容,輔助學習。這些材料會在各修讀單元中的適當位置列示,並附於單元之後,方便你閱讀。

 

參考書目

每個修讀單元都會羅列一些參考書籍,讓學員對感興趣的課題作更深入的研習。這些參考書籍並非指定讀物,閱讀與否由學員決定。

 

第一部分 心理學概論

單元一  心理學的本質

黃天中、洪英正(1998)《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張厚粲編(2001)《大學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彭聃齡編(2001)《普通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Hunt, M著,李斯譯(2000)《心理學的故事:源起與演變》, 台北:究竟出版社。

 

單元二  心理學研究方法

舒華(1994)《心理與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實驗設計》,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Herzog, T著,朱柔若譯(1996)《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Judd,  M等著,黃銘譯(2000)《社會科學研究法—社會關係研究取向》,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單元三  心理的生理基礎

張厚粲編(2001)《大學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彭聃齡編(2001)《普通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Weiten, W (1995) Psychology: Themes & Variations, 3rd edn, Pacific Grove: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第二部分 認知與學習

單元四  感知覺

艾森克,M編,閻鞏固譯(2001)《心理學— 一條整合的途徑》,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郭靜晃等編(2000)《心理學》,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春興、楊國樞(2001)《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彭聃齡編(2001)《普通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Kinchla, D G著,楊語芸譯(1995)《心理學概論》,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Weiten, W (1995) Psychology: Themes & Variations, 3rd edn, Pacific Grove: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單元五  意識與注意

郭靜晃等編(2000)《心理學》, 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天中、洪英正(1998)《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張厚粲編(2001)《大學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彭聃齡編(2001)《普通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單元六  人類學習

〔美〕司馬賀著,荊其誠等譯(1986)《人類的認知》,北京:科學出版社。

艾森克,M編,閻鞏固譯(2001)《心理學— 一條整合的途徑》,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邵瑞珍編(1997)《學與教的心理學》,修訂第2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邵瑞珍編(1997)《教育心理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林建平(1997)《學習輔導—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施良方(1994)《學習論:學習心理學的理論與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姚梅林(1999)《學習規律》,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陳琦、劉儒德(1997)《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馮忠良(1998)《結構化與定向化教學心理學原理》,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馮忠良等(2000)《教育心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張春興、楊國樞(2001)《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美〕鮑爾、希爾加德著,邵瑞珍等譯(1987)《學習論:學習活動的規律探索》,上海教育出版社。

Kinchla, D G著,楊語芸譯(1995)《心理學概論》,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單元七  記憶

王甦、汪安聖(2001)《認知心理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美〕司馬賀著,荊其誠、張厚粲譯( 1986 )《人類的認知》,北京:科學出版社。

艾森克,M編,閻鞏固譯(2001)《心理學— 一條整合的途徑》,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坎特威茨,B H、羅迪格,H L III、埃爾姆斯,D G著,郭秀豔譯(2001)《實驗心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春興、楊國樞(2001)《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Best, J B著,黃希庭譯(2000)《認知心理學》,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Zimbardo, P G著(1999)《心理學》,第3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單元八  思維

王甦、汪安聖(2001)《認知心理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美〕司馬賀著,荊其誠、張厚粲譯( 1986 )《人類的認知》,北京:科學出版社。

卡洛.皮爾森、夏朗.席維特著,張佩傑譯(1997)《創意的魔法》,台北:智庫文化。

艾森克,M編,閻鞏固譯(2001)《心理學— 一條整合的途徑》,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何克抗(2000)《創造性思維理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坎特威茨,B H、羅迪格,H L III、埃爾姆斯,D G著,郭秀豔譯(2001)《實驗心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俞國良(1995)《創造性心理學》,上海:浙江人民出版社。

郭有藩(1994)《創造地問題解決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春興、楊國樞(2001)《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Best, J B著,黃希庭譯(2000)《認知心理學》,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Kinchla, D G著,楊語芸譯(1995)《心理學概論》,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Zimbardo, P G著(1999)《心理學》,第3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部分 動機與情緒

單元九  動機與行為

艾森克,M編,閻鞏固譯(2001)《心理學— 一條整合的途徑》,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厚粲編(2001)《大學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彭聃齡編(2001)《普通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單元十  人類情緒

艾森克,M編,閻鞏固譯(2001)《心理學— 一條整合的途徑》,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厚粲編(2001)《大學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彭聃齡編(2001)《普通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四部分 個體差異

單元十一 能力差異

艾森克,M編,閻鞏固譯(2001)《心理學— 一條整合的途徑》,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坎特威茨,B H、羅迪格,H L III、埃爾姆斯,D G著,郭秀豔譯(2001)《實驗心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厚粲編(2001)《大學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春興、楊國樞(2001)《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彭聃齡編(2001)《普通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鄭志裕、康瑩侇、鄭思雅、賀薇(1998)《多元才能—IQ之外的能力》,台北:心理出版社。

霍華德.嘉納著,莊安祺譯(1998)《7種IQ》,台北:時報出版社。

戴海崎、張鋒、陳雪楓編(1999)《心理與教育測量》,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Kinchla, D G著,楊語芸譯(1995)《心理學概論》,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Zimbardo, P G著(1999)《心理學》,第3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Weiten, W (1995) Psychology: Themes & Variations, 3rd edn, Pacific Grove: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單元十二 人格差異

艾森克,M主編,閻鞏固譯(2001)《心理學— 一條整合的途徑》,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天中、洪英正(1998)《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張厚粲編(2001)《大學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春興、楊國樞(2001)《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彭聃齡編(2001)《普通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美〕邁爾諾,V著,周曉虹等譯(1989)《人格:文化的積澱》,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

戴海崎、張鋒、陳雪楓編(1999)《心理與教育測量》,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黃希庭(1998)《人格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Burger, J M著,林宗鴻譯(1997)《人格心理學》,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Gleitman, H著,洪蘭譯(1997)《心理學》,初版,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Kinchla, D G著,楊語芸譯(1995),《心理學概論》,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Zimbardo, P G著(1999)《心理學》,第3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00)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DSM-IV-TR, Washington: APA.

Mischel, W (2004)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 towards an Integration, 7th edn, John Wiley & Sons.

Pervin, L A (2001) Personnality: the Theory and Research, 8th edn, New York: John Wiley.

Pervin, L A (2003) The Science of Personality, 2nd ed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第五部分 個體發展與生涯規劃

單元十三 畢生發展

王振宇(2000)《兒童心理發展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郭亨傑 (2000)《童年期發展心理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陳烜之、梁覺編(2000)《華人心理學:邁進中的華人心理學》,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黃天中、洪英正(1998)《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莎莉.歐次、黛安娜.巴巴利亞著,黃慧真譯(1994)《發展心理學:人類發展》,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葉重新(1999)《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Kinchla, D G著,楊語芸譯(1995)《心理學概論》,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Zimbardo, P G著(1999)《心理學》,第3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單元十四 職業選擇與生涯規劃

朱啟臻著(1996)《職業指導理論與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邱美華、董華欣(1997)《生涯發展與輔導》,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天中、洪英正(1998)《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Kinchla, D G著,楊語芸譯(1995)《心理學概論》,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Peters, H J & Hansen, J C (1977) Vocational Guidance and Career Development,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第六部分 心理異常

單元十五 心理異常

艾森克,M編,閻鞏固譯(2000)《心理學— 一條整合的途徑》,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林天德(1999)《變態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烜之、梁覺編(2000)《華人心理學:邁進中的華人心理學》,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Carson, R C & Butcher, J N著,陳美君等譯(2003)《變態心理學》,第2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Gleitman, H著,洪蘭譯(1997)《心理學》,初版,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Kinchla, D G著,楊語芸譯(1995)《心理學概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Zimbardo, P G著(1999)《心理學》,第3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單元十六 心理異常的治療

艾森克,M編,閻鞏固譯(2000)《心理學— 一條整合的途徑》,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林天德(1999)《變態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烜之、梁覺編(2000)《華人心理學:邁進中的華人心理學》,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葉重新(1999)《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Carson, R C & Butcher, J N著,陳美君等譯(2003)《變態心理學》,第2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Gleitman, H著,洪蘭譯(1997)《心理學》,初版,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Kinchla, D G著,楊語芸譯(1995),《心理學概論》,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Zimbardo, P G著(1999)《心理學》,第3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第七部分 社會心理與文化心理

單元十七 社會心理

沙蓮香(1986)《社會心理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金盛華、張傑(1995)《當代社會心理學導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威廉.麥獨孤著,俞國良譯(1997)《社會心理學導論》,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美〕埃利奧特.阿倫森(2001)《社會性動物》,北京:新華出版社。

章志光、金盛華(1996)《社會心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單元十八 文化心理

陳烜之、梁覺編(2000)《華人心理學:邁進中的華人心理學》,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Bond, M H (1996) The Handbook of Chinese Psychology,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 為自己擬訂一個學習時間表。學科主任已為你準備了學習時間表(見15頁)。我們建議你參照這個時間表循序漸進地修讀,並按個人需要作出調節。必須緊記的是,在完成指定的修讀單元後,準時繳交作業。
  2. 開始修讀時,請先閱讀單元的緒言。這有助你明白單元的宗旨和主題,以及該單元與其他單元的關係。然後閱讀導論和目錄,了解單元內容的編排。
  3. 研讀過程中,你會讀到一些指示,要求你閱讀指定教科書的某些章節或指定讀物,這時你便應依從指示閱讀有關的部分,以加深對單元內容的理解。
  4. 除了閱讀外,也需要完成一些活動和測試題。這些活動和測試題的用意是幫助你學習,訓練思考和分析能力,也讓你自我評估是否已掌握所學。所有測試題都在單元末附有答案,但請你先嘗試自行作答,然後才核對答案,糾正錯誤,找出錯誤的原因。你應該先完成這些活動及測試題, 才繼續研讀下去。
  5. 閱讀單元時,可能會遇到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難題。這時候,你應該將問題記下,找機會請教導師。你可以利用導修課或網上學習系統中的討論區,與導師及其他學員作討論、交流,或提出個人在學習上遇到的疑難。
  6. 研讀的過程中如有什麼疑問,應當重溫單元內容,或向導師求教。
  7. 修讀本科的過程中,你會發覺單元內所引述的許多現象和例證,都是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踫到的。你可以把日常觀察所得與教材中所學的現象和理論聯繫起來,然後加以分析、理解。這樣不但可以加強你對本科的興趣,也可以幫助你掌握單元的要點。
  8. 完成每一個單元後,應安排時間盡早溫習,不要等到考試前,才一口氣溫習所有單元,因為到你完成最後一個單元時,你可能已經把之前學過的內容忘記了。重複溫習,有助你更有效地準備考試。你亦應該重溫做過的作業和導師在作業中給你的評語。

為配合學員修讀,本科設有十八次導修課,每次兩小時。此外,本科還設有四次日間講論會,每次三小時,由學科主任或有關專家、學者主講,對本科所涉及的學術問題進行更深入的研討。

各個修讀單元都要求學員完成一些活動和測試題,藉此幫助學員自我檢定能否掌握有關的內容或理論。至於本科的成績評核,就包括作業和期終考試兩部分。

 

作業

本科共設八份由導師評改的作業。其中,第五份、第七份作業的得分必定計算在作業總成績內,然後再從其餘六份作業中選出分數最高的四份作業來計算成績。作業成績佔學科總成績的50%。

 

期終考試

本科設有一次三小時的期終考試,佔學科總成績的50%。考試範圍涵蓋本科的全部內容。考試旨在評核學員對心理學基礎知識與原理的掌握與應用。

同學需於作業部分及考試部分取得及格成績,才可完成本科目,取得20學分。

本科研習期為兩學期,共36週。研修進度、作業和日間講論會的安排如下表所示:

 

單元單元主題學習週數成績評核日間講論會
心理學的本質1  
心理學研究方法3作業一 
心理學的生理基礎2  
感知覺2 1
意識與注意2作業二 
人類學習2  
記憶2作業三 
思維2  
動機與行為2作業四 
人類情緒2 2
十一能力差異2  
十二人格差異2作業五 
十三畢生發展2  
十四職業選擇與生涯規劃2作業六3
十五心理異常2  
十六心理異常的治療2作業七 
十七社會心理2  
十八文化心理2作業八4
 合計36週8份4次

本科使用香港都會大學的“網上學習系統”為你提供學習上的支援。你可以通過“網上學習系統”閱覽修讀單元及取得與本科有關的最新資訊,也可以使用該系統和導師、學科主任及其他同學聯絡。有關“網上學習系統”的細節及使用方法,請參閱《網上學習系統用戶手冊》。

本科由許燕博士編寫。許博士於北京師範大學取得心理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任中國心理學會教學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副秘書長、北京社會心理學會秘書長、北京心理學會副秘書長等職。

心理學這門科學,涵蓋的範疇十分廣闊,本科除導論以外,共分為六個範疇,針對心理學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課題作出較深入的討論。修讀本科後,希望你對心理學這門學問以及相關的理論和應用有所了解,打下一個扎實的基礎。

在學習的過程中,希望你不單能夠較為全面地掌握行為心理學的基礎知識,還可以將所學的理論應用於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之上,真正做到活學活用。在此,謹祝你學有所成、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