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的個別差異

首頁 入學申請 Course Guide 幼兒的個別差異

本《學科指南》乃本科使用的最新版本,可作參考之用,惟部分章節在本科再開辦時或會有所修訂。

EDU 2263ECD

幼兒的個別差異

即將上載

EDU 2263ECD“幼兒的個別差異”是幼兒教育文憑課程的必修科目,屬中級程度,並以中文為教學語言。本科的修讀期為一學期,學分值為3分。修讀本科的學員必須為現職幼稚園教師或幼兒工作人員,並已成功註冊入讀幼兒教育文憑課程。

本指南旨在:

  • 介紹本科的內容;
  • 指導你如何運用閱讀材料;
  • 建議你如何循序修讀本科;
  • 說明如何利用本科的輔學服務提高學習效能;
  • 解釋本科如何評核成績。

遙距教育有別於傳統的直接講授式教學,本校會發給教材,提供輔導,鼓勵學員以自學形式完成學業。因此,你在修讀本科時,便要注意時間上的安排,克服自學時遇到的種種困難,憑着恆心和毅力完成學業。

根據教育統籌局課程發展議會於2017年編訂的《學前教育課程指引》,學前教育的核心價值是以兒童為本,學習活動要切合幼兒的需要。不同幼兒基於不同原因有其學習的特殊需要,如何照顧這些不同需要,正是本科的重點內容。本科分為四個單元,分別探討幼兒個別差異的成因和特徵、相應的教學策略,以及照顧個別差異所需的支援等,以便學員辨別幼兒的個別差異,加以支援,協助他們發揮潛能。

本科旨在讓你對幼兒的多元需要有一概括認識,辨識不同類型特殊幼兒的特徵,以便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和設計課程,照顧幼兒的個別需要,減少偏差行為,以達致共融學習的目標。同時,你也可以通過本科的學習,認識到如何和家長合作及尋找專業支援,以協助幼兒的發展。

修畢本科後,你應能:

  • 解釋多元需要幼兒的教育理念,並反思幼兒教育工作者面對多元需要幼兒的態度和實務;
  • 辨識各類特殊幼兒的特徵,並正確處理多元需要幼兒的行為;
  • 設計及運用適合個別差異幼兒的課程和教學策略;
  • 與學校、家長、專業團體建立合作關係,照顧幼兒的個別差異。

下表列示本科各單元的課題、修讀每個單元可能需要的時間,以及與單元有關的作業。

 

學習進度表

單元單元主題學習週數成績評核
照顧個別差異的教育理念2 
有特殊教育需要幼兒的特徵和行為模式5作業一
照顧個別差異幼兒的教學策略4 
學校、家庭、社會的合作3作業二
 溫習2 
 合共16週2份

本科教材包括以下各項:

  • 學科指南
  • 修讀單元四個
  • 指定讀物
  • 作業

學科指南

學科指南主要介紹本科的特點和內容,指導你如何修讀本科。學科指南也提供有關面授課堂和成績評核的資料。修讀期間,你應常常翻閱本指南,釐清你可能遇上的一些疑慮。

 

修讀單元

本科共設四個單元。每個單元需要你用二至三個星期來完成,每個單元均包含緒言、導論、詳細的學科內容、指定閱讀材料,以及對閱讀材料的評論,並附有活動題、測試題和導修討論題等。“活動”大都是圍繞一些開放式的問題而設計,目的是刺激你思考。我們十分鼓勵你把理論與實踐聯繫起來,尋求實際應用的方法或例子,並提出自己的意見,評論教材內容,從而促進學習。測試題協助你了解自己所學。“導修討論題”則幫助你檢視與單元有關的問題,涉及範圍較廣,以便你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經驗與觀點。

 

指定教科書

本科不設指定教科書。

 

指定讀物

本科設有指定讀物,以配合各修讀單元的討論觀點,或提供更具體的說明和實踐情況等,幫助你對修讀單元內相關課題有深入的認識,從而作出分析和研究。

 

作業

作業中的指引會扼要說明作業的性質與撰寫要求,以幫助你順利完成本科作業。

本科設有面授課堂與電話導修,以及網上學習系統支援。

 

面授課堂與電話導修

本科設有面授課堂和電話導修。面授課堂包括七次導修課,每次兩小時。此外,在學期初,亦會舉行一次新生輔導講座。

在導修中,你的導師會解答你在自學或其他活動(如小組討論)中遇到的問題,以促進你的學習。我們建議你在導修課時主動發言,藉此整理你對課題的理解和意見,更有助你提升表達的能力。導修課也提供一個很好的機會,讓你提出在學習時遇到的難題,以及與同學分享學習心得。

關於面授課堂的詳細內容,請參閱《面授課堂手冊》(學員本)。

如果在學習時遇上問題和困難,應該在指定時間內致電導師請教,或在網上學習系統的討論區張貼你的問題。

 

網上交流

本科會為你提供“網上交流”這一學習工具。你可以從“網上學習系統”取得與本科有關的最新資訊,也可利用互動工具,如討論區及電子郵件,爭取更多機會與同學、導師、學科主任交流,討論教材學習與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分享教學心得。此外,本科的網頁也會提供超連結,讓你進入有用的網頁,讀取與學前教育相關的資訊。

你將獲發網上學習用戶密碼,以便進入網上學習系統。有關 “網上學習系統”的細節和使用方法,請參閱《網上學習系統用戶手冊》。

本科最重要的目標,是讓你對有特殊需要的幼兒有多一點的認識,從而設計適切他們需要的教育活動和課程,以便達致共融學習,並促使你在教學專業發展的過程中從批判角度進行反思。

即使在不同時段,你須為特定的目的略讀不同單元的部分內容,但是,你仍須在“學習時間表”建議的學習週數內,仔細地學習每個單元,也就是說,你應該:

  • 閱讀本學科指南;
  • 研習每個單元時,須按照要求完成所有的活動、測試題和閱讀指定讀物。

最後,在完成單元四後,便要全面複習學習材料,準備參加期終考試。

本科的設計能幫助學員通過研習各單元和閱讀材料,順利完成作業。成績評核包括作業和期終考試。

 

作業

本科設有兩份作業。這些作業協助你應用從本科所學到的知識。兩份作業各佔25%,共佔本科總成績50%。要更了解作業的要求,請詳閱“作業”。

 

期終考試

本科的期終考試時間為兩小時,考試積分佔學科總分的50%。試題類形與平時所做的測試題、活動、導修課討論題和作業相仿,考試範圍包括本科全部內容。

本科的單元一至二由陳洪基編撰;單元三由莫綺霞編寫;單元四由方向敏編寫。

陳洪基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後於柏立基教育學院取得特殊教育證書,並在英國昔菲爾德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取得教育碩士學位;曾於香港都會大學擔任教特殊教育、因材施教及教師專業技巧等學科導師;過往曾於不同機構教授教育心理、輔導、學習支援、課程發展及評估、身體及感知發展、語言及認知發展等學科,擁有豐富經驗。

莫綺霞畢業於英國胡佛漢頓大學( 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取得教育學士學位(特殊教育需要),後於香港教育學院取得特殊教育(視覺障礙)證書,並於香港都會大學取得教育碩士學位;過往曾任教於小學,作為特殊教育老師;也曾於香港教育統籌局擔任助理視學主任,參與特殊教育的工作。

方向敏畢業於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University of Manitoba),主修心理學;副修社會學,後於澳洲南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Queensland)取得特殊教育碩士學位;過往曾任教於特殊學校,亦曾於都會大學擔任兼職導師,負責特殊教育和兒童發展等科目。

我們希望你通過EDU 2263ECD“幼兒的個別差異”的學習,可以提高個人在幼兒園教學所需的專業技巧,進而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以達到持續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