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專業語文知識 |
|
 |
本《學科指南》乃本科使用的最新版本,可作參考之用,惟部分章節在本科再開辦時或會有所修訂。
CHIN E330C
教學專業語文知識
導言 |
 |
歡迎你修讀CHIN E330C“教學專業語文知識”。本科由香港公開大學教育及語文學院開辦,是教育榮譽學士(小學教育/中學教 育)學位課程的中文專科高級程度科目。修讀期為一年,學分值為20分。
本指南要旨 |
 |
本學科指南旨在:
- 介紹本科的內容;
- 指導你如何運用閱讀材料;
- 建議你如何循序修讀本科;
- 說明如何利用導修課及日間課堂;
- 解釋如何評核學員的成績。
遙距教學有別於傳統的直接講授教學模式,本校會發給教材, 提供輔導,鼓勵學員以自學形式完成學業。因此,修讀本科 時,你要注意時間上的安排,克服自學時遇到的種種困難,以恆心和毅力完成學業。
本科簡介 |
 |
本科將從現代語言學的語義、語法及語法及語用理論,綜述中國語文 的主要知識及運用技能,涉及的範疇除了包括漢字、語音、詞 匯、現代語法、文言語法、修辭外,還有漢語和文化、社會的關係,以及中文工具書及其使用。
本科宗旨 |
 |
本科旨在提升及更新你對中國語文本科知識和技巧的理解與運用,通過古今漢語的理論及其應用的不同層面對漢語的語義、語法及語用作出深入探討,藉此發展中國語文科教師的專業能力,以適應本港中國語文科的教學需要。
本科目標 |
 |
修讀本科後,你應能:
- 辨析現代漢語的性質及特點;
- 析述漢字的演變及使用;
- 說明漢語(廣州話及普通話)的語音系統;
- 闡釋語音的發展以及與語義之間的關係;
- 分析各類詞匯及詞義;
- 闡釋現代漢語句子結構及其與句義之間的關係;
- 論述漢語修辭及其各種運用;
- 析述基本的漢語文言語法;
- 概述漢語和文化、社會的關係;
- 闡述漢語在中文教學中的運用;
- 說明中文工具書的功用及其使用方法。
各部分目標 |
 |
本科分為九個修讀部分,每個部分都設有學習目標(每個部分的學習目標組合而成本科的整體目標),列於各部分的開首,請你細心閱讀。
本科教材 |
 |
本科設有九個修讀部分,每個部分均包括學習目標、閱讀材料、指定讀物及參考書目等。
本科的教材包括:
- 學科指南
- 修讀部分
- 指定教科書
- 指定讀物
- 參考書目
- 導師評改作業
學科指南
學科指南的作用是介紹本科的特點和內容,指導你如何修讀本科。學科指南同時提供了與導修課和成績評核的有關資料。
修讀部分
本科共設九個修讀部分,每個部分均設有學習目標、學習內 容、指定讀物、活動、思考題、參考書目等。各部分的開首均會列出該部分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則以修讀部分為主。以下為九個部分的內容:
第一部分 |
漢語概論 |
第二部分 |
漢字 |
第三部分 |
語音 |
第四部分 |
詞匯 |
第五部分 |
現代語法 |
第六部分 |
文言語法 |
第七部分 |
修辭 |
第八部分 |
漢語和社會、文化的關係 |
第九部分 |
中文工具書及其使用 |
指定教科書及指定讀物
本科的指定教科書包括:
王寧、鄒曉麗主編(2003)《工具書》,香港:和平圖書有限公司。
全國外語院系《語法與修辭》編寫組編著(1997)《語法與修辭》,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郭熙(1999)《中國社會語言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王寧、鄒曉麗主編(2005)《漢字》,香港:和平圖書有限公司。
王寧、鄒曉麗主編(2003)《詞匯》,香港:和平圖書有限公司。
此外,本學科各部分後都附有相關的指定讀物,另有附加補充閱讀資料,可到本校圖書館借閱。
* 本書已絕版,同學請登入本校電子圖書館閱讀電子版。登入步驟如下:
1. 登入電子圖書館網站:http://www.lib.ouhk.edu.hk
2. 按“電子書”,在“關鍵字查詢”欄鍵入書名
3. 按“搜尋”後,再按已凓色的書名
4. 閱讀“電子書使用條款”後,按“接受”
5. 在“用戶號碼”及“密碼”欄鍵入密碼,按傳送後,即可閱讀全文。
補充閱讀資料(存放於公開大學圖書館)
第一部分
李亞明(2003)《現代漢語共同語的分化與整理》,《語文建 設通訊》第75期,香港:香港中國語文學會,23--26頁。
蘇金智(2001)《普通話語法規範問題面面觀》,《中文教育》創刊號,34--38頁。
姚德懷(2001)《港式中文的是與非》,《中文教育》創刊號,39--41頁。
第二部分
梁東漢(1959)《漢字的結構及其流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02--120頁。
劉又辛、方有國(2000)《漢字字體的演變》,《漢字發展史綱要》,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50--70頁。
第三部分
詹伯慧(2002)《廣州話和普通話語音比較》,《廣東粵方言概要》,廣東:暨南大學出版社,20--30頁。
中山大學中文系《古漢語基礎知識》編寫組(1979)《詩詞曲律》,《古漢語基礎知識》,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71-- 228頁。
第四部分
郭伏良(2001)《當代熟語演變概況》,《新中國成立以來漢語詞彙發展與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46--179頁。
姜貝玲(1995)《談小學生中文遣詞能力的研究》,載於《中國語文教學論文集》,香港:三聯書店,323--333頁。
第五部分
范繼淹(1981)《句法、語義淺談》,《語文教學通訊》,第 1、3、4、5期。
第六部分
江灝(1995)《實詞與虛詞》,《古漢語知識辨異》,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85--109頁。
第七部分
許應華(1997)《我對修辭教學的基本看法》,載於中國華東修辭學會編《修辭學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334--342頁。
第九部分
袁學良(2002)《古代書目分類法與文學典籍崖略》,成都:巴蜀書社,70--92、111--116、132--135頁。
參考書目
下列參考書籍將會在修讀部分內提及,供你學習時參考。你可在香港公開大學圖書館借閱這些書籍。
王力(1991)《漢語音韻》,北京:中華書局。
王希杰(2000)《修辭學導論》,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王建華(2000)《語用學與語文教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王寧、鄒曉麗主編(1998)《工具書應用通則》,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王寧等編著(1996)《古代漢語通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匡裕群(1997)《文言語法例釋》,長沙:湖南出版社。
吳玉愛(1997)《工具書、資料庫及網路資源》,台北:文華圖書館管理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宋長庚、趙玉秋主編(1994)《詞匯》,北京:華齡出版社。
沈開木(1999)《語法‧理論‧話語:現代漢語的探索》,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林燾、王理嘉(1992)《語音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唐子桓(2000)《文言語法結構通論》,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徐大明、陶紅印、謝天蔚(1997)《當代社會語言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常青(1993)《語法提要講析》,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
張中行主編(1992)《文言常識》,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張世祿主編(2000)《古代漢語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張志公、莊文中主編(1996)《漢語知識新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張志毅、張慶雲(2001)《詞匯語義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陸善采(1993)《實用漢語語義學》,上海:學林出版社。
黃麗貞(2004)《實用修辭學》(增訂初版),台北:國家出版社。
楊烈雄(1993)《文言語法學》,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詹人鳳(1997)《現代漢語語義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賈彥德(1999)《漢語語義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趙振鐸(1990)《音韻學綱要》,成都:巴蜀書社。
劉帆(1993)《修辭藝術詮釋》,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
劉利、龐月光(1999)《語法應用通則》,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修讀建議 |
 |
本科的修讀過程,可分為三個互相聯繫的環節:
-
閱讀修讀部分、指定教科書、指定讀物及附加補充閱讀資料;
-
自學到一定階段時,參與導修課。導修課由導師主持,主要目的是提供討論的機會,讓學員交流經驗心得,以加深對本科的理解。在學習時遇上困難,你也可以在導修課上提問,由導師解答。此外,本科設有一次日間課堂,幫助你深入了解及掌握部分學科內容。
-
自學期間完成指定數量的導師評改作業,好讓你嘗試應用所學的知識。最後,你要參加期終考試。作業和考試的分數比重,會在下面說明。
遙距學習要求你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因此,我們在本科的各修讀部分裏加插大量活動,希望你能經常與教材內容建立互動關係。
本科各修讀部分的活動,原屬於整套教材發展的一部分,因此活動的設計並不是為了加強你對教材內容的記憶。我們會在部分教材內容裏加插一些活動,藉此幫助你對文中所提的內容或理論作出深入的思考。此外,我們也會在文中提出一些觀點,好讓你在活動中有所反思。某些活動會提供建議答案,請你完成活動,才翻閱答案。另外,有些活動會要求你自我反思或對某些論點作出評論,我們不會提供任何答案,只會提出一些思考方向,因為這類活動的目的是要誘發你去思考,提出自己的 見解,活動的問題很多時都沒有絕對的答案。無論是哪種活動,請務必依照活動問題指引去思考,有了結論後才繼續讀下去,以便印證你的想法。這樣,你才可以充分利用遙距學習方 式,有效地學習本科的內容。
為了方便你修讀,以下提供一些修讀的步驟:
-
詳細閱讀本“指南”,並按所提供的學習進度表修讀。本科的學科主任會安排導修時間和導師評改作業的呈交日期,請依時出席及呈交作業給導師評改;
-
修讀時,掌握學習重點;
-
參與導修活動;
-
依時繳交導師評改作業;
-
作業發回來後,留意導師的評語,檢討自己的缺失。如有任何疑問,請與導師聯絡;
-
最後,溫習各修讀部分、指定教科書及指定讀物的內容,準備考試。
成績評核 |
 |
本科的評核方法包括導師評改作業及期終考試。作業與考試佔總成績比例如下:
成績評核項目 |
佔總成績的比例 |
導師評改作業 |
50% |
期終考試 |
50% |
在這裏必須強調,雖然你在本科所得的總分是按導師評改作業及考試得分計算出來的,但你是否取得及格的成績,並不只取決於你所得的總分。你必須在導師評改作業及考試評分項目中均取得及格成績的最低要求,才能獲得及格的成績級別。有關詳情,請自行參閱《學生手冊》。
導師評改作業
本科設有六份導師評改作業(TMA),所有作業佔學科總成績 百分之五十。作業一至五為論述題,作業六為專題研習報告。 作業成績計算方法是在首五份作業中選取較高分數的四份作業 成績(每份佔作業總成績百分之十八,佔學科總成績的百分之九),加上第六份作業的成績(佔作業總成績的百分之二十八,佔學科總成績的百分之十四),合計為導師評改作業的分數。
期終考試
本科期終考試時間為三小時,以筆試形式進行,分數佔學科總 成績的百分之五十。
學習支援 |
 |
本科設有導修課及日間課堂,合共三十小時。
導修課
本科設有十四次導修課,每次兩個小時。你可以在導修課內提出問題,與導師和同學討論,互相學習。
日間課堂
本科設有一次兩小時的日間課堂,目的是加強你對學科內容的認識。
學習進度表 |
 |
部分 |
修讀部分主題 |
學習週數 |
成績評核 |
導修 |
一 |
漢語概論 |
3 |
|
|
二 |
漢字 |
5 |
作業一 |
導修一 |
三 |
語音 |
4 |
|
導修二/三 |
四 |
詞匯 |
4 |
作業二 |
導修四/五 |
五 |
現代語法 |
6 |
作業三 |
導修六/七 |
六 |
文言語法 |
4 |
作業四 |
導修八/九 |
七 |
修辭 |
6 |
作業五 |
導修十/十一 |
八 |
漢語和社會、文化的關係 |
7 |
|
導修十二/十三 |
九 |
中文工具書及其使用 |
3 |
作業六 |
導修十四 |
|
合共 |
42 |
六份作業 |
十四次導修 |
網上交流 |
 |
本科學員可使用本校提供的網上學習系統,以提高學習成效。 該系統提供一系列的互動工具,如討論區、聊天室及電子郵 件,使你有更多機會與同儕、學科主任及導師溝通、交流,藉 此分享教學經驗和心得。此外,網上學習系統亦提供超連結,讓你可直接通過互聯網讀取有關的資訊。
編撰人簡介 |
 |
馬顯慈博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獲香港大學教育文 憑、哲學碩士學位、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學位,曾任教於香港教育學院,現為香港公開大學教育及語文學院助理教授。
楊若薇博士早年於北京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並曾任教於北京大學,後獲英國列茲特大學語言學教育博士學位。在香港,楊博士主要從事中國語文、普通話、語言學教學與研究,以及中文師資培訓,曾任教於香港教育學院及香港理工大學,現為香港公開大學教育及語文學院助理教授。
總結 |
 |
要有效地利用遙距學習方式自學,你須要有毅力,並依照指示 研習,按部就班地掌握本科內容。不過,你並不是孤軍作戰 的,大學會盡量為你提供支援。如果在學習上遇到困難,請向 導師請教,導師定會樂於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