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1840—1949)

首頁 入學申請 Course Guide 中國近代史(1840—1949)

本《學科指南》乃本科使用的最新版本,可作參考之用,惟部分章節在本科再開辦時或會有所修訂。

CHIN A383C

中國近代史(1840–1949)

CHIN A383C“中國近代史(1840–1949)”為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開設之中國人文學科文學士學位課程之高級程度科目,教材初版由葉漢明教授、李家駒博士及潘來基先生聯合編寫。修訂版本在初版的基礎上加以擴充、調整,由陳福霖教授、周子峰博士負責。

本指南包括八個部分,你可從中綜覽及了解本科的主要內容。本指南可幫助你以自學形式完成本科。現臚列八個部分如下:

  • 本科簡介
  • 本科宗旨
  • 本科學習成果
  • 本科教材
  • 導修課與日間講論會
  • 修讀建議
  • 本科成績評核
  • 學習進度表

要順利完成遙距學習,你需要自律並主動地學習,還需認真地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本指南就是幫助你順利完成學習的工具之一。因此,你必須仔細閱讀本指南的指示,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以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本科為十學分,修讀期限為兩學期。本學院學生對本科有興趣者均可修讀,而不需要先修讀其他特定科目。當然,若你對中國歷史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必更能收事半功倍的效果。修讀本科後,你當可明瞭中國近代歷史發展之各種解釋理論,並能說明晚清至國共內戰期間各項重要史事之經過與影響。同時亦能評價中國近代史上重要人物之功過,進而了解中國近代歷史發展之長期路向。

本科旨在使學員明瞭中國近代尋求富強的曲折道路,並掌握自鴉片戰爭至1949年期間的各項重要史事概況,評論歷史人物的得失,從而建立對近代歷史的個人意見,分析、綜合近代複雜的歷史現象,掌握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重要關鍵與深遠影響。

學員修畢本科後,應能:

  • 闡述並評析中國近代史的不同解釋觀點;
  • 運用史學方法分析中國近現代史;
  • 分析鴉片戰爭至五四運動中國歷史發展的具體內容;
  • 綜論五四運動後至1949年中國歷史發展的具體內容。

本科設有學科指南、十個修讀單元、兩套指定教科書,以及一些指定讀物和參考讀物,並備有參考書目以輔助學習。

 

學科指南

本學科指南的作用是向你介紹本科的內容和特點,指導你如何按部就班修讀這個科目。本指南還提供有關導修課與日間講論會的資料和成績評核的方法。因此在修讀本科期間,學科指南是你不可或缺的教材的一部分,你要經常翻查學科指南,以消除可能產生的疑慮。

 

修讀單元

歷史教育的目的,除了明瞭史事發展的前因後果外,也要掌握史學方法,藉此運用史料,建立合理的觀點。這就是修讀單元的編寫目的。本科共有十個單元,編排如下:

單元一 序論
單元二 晚清的內憂外患
單元三 晚清的改革運動: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
單元四 晚清新政與辛亥革命
單元五 民初政局與五四新文化運動
單元六 軍閥混戰與北伐
單元七 南京政權的回顧
單元八 中國共產黨的崛興
單元九 日本侵華與八年抗戰
單元十 國共內戰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指定教科書

本科指定教科書為:

  • 郭廷以(1986)《近代中國史綱》,上下冊,第3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張玉法(2001)《中國現代史》,增訂九版,台北:東華書局。

本科目採用以上二書,主要是因為郭書史事翔實,較能摒除中國大陸及台灣地區黨史的偏見,且著事簡潔,寓褒貶於字裏行間,深得中國傳統史學精粹,方便學員掌握錯綜複雜的中國近代史史事;惟此書長於敘事而稍欠深入分析。張書可代表台灣史學界觀點,該書見解精闢,復能吸納近年中西史學界有關之最新研究成果,為不少台灣地區大學中國近代史課程之指定課本。郭書與張書有互補作用,兩者兼讀當更能全面地了解此時期之歷史。

 

指定讀物

除指定教科書外,本科還選擇了有關中國近現代史的論文若干篇,或摘錄專著的若干片段,作為指定讀物,屬必讀教材,隨單元附寄。指定讀物挑選的篇章摘錄均為單元相關課題之重要著述。若學員能仔細閱讀,分析其觀點與內容,當有助學員深入探究近代歷史的演變與經緯,從而達成培養個人分析歷史的能力之目標。

 

參考書目

中國近代史史事紛繁,且近二十年來中國近代史發展蓬勃,嶄新的研究成果不斷湧現。指定教科書與指定讀物礙於篇幅及教學需要等客觀條件限制,未必能鉅細靡遺地涵蓋中國近代史所有的課題。故本科建議你按自身需要、能力,和所願意付出的時間,參考以下各書,以期加深對中國近代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等各方面的認識。本部分臚列若干書目,共分中文及英文兩部分,僅供學員參考,學員們可挑選其中較感興趣的課題閱讀,藉此加深對中國近代史的認識。

 

甲、中文部分

小科布林著,蔡靜儀譯(1987)《江浙財閥與國民政府》,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小野川秀美著,林明德、黃福慶合譯(1985)《晚清政治思想研究》,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1992)《日本侵華七十年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立誠(1991)《中國近代外交制度史》,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王慶成(1985)《太平天國的歷史和思想》,北京:中華書局。

王樹槐(1980)《外人與戊戌變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史全生編(1989)《中華民國經濟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史全生等(1988)《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史景遷 (Spence, J D)著,溫洽溢譯(2001)《追尋現代中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朱英、石柏林(1998)《近代中國經濟政策演變史稿》,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余炎光、陳福霖編( 1989 )《南粵割據-從龍濟光到陳濟棠》,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呂芳上(1994)《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到十八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李侃、李時岳等(1994)《中國近代史》,第4版,北京:中華書局。

李金強(1996)《區域研究:清代福建史論》,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貝思飛著,徐有威等譯(1992)《民國時期的土匪》,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佳榮、林啟彥(1992)《共和國的追求與挫折: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成立》,香港:商務印書館。

周錫瑞(Esherick, J W)著,楊慎之譯(1982)《改良與革命: 辛亥革命在兩湖》,北京:中華書局。

易勞逸(Eastman, L E)著,陳謙平、陳紅民譯(1992)《流產的革命》,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易勞逸著,王建明、王賢知譯(1989)《蔣介石與蔣經國》,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林明德譯著(1994)《中國近代軍閥之研究》,台北:金禾出版社。

林啟彥、朱益宜編(2003)《鴉片戰爭的再認識》,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林啟彥(1989)《步向民主:中國知識分子與近代民主思想》,香港:中華書局。

金沖及(1999)《二十世紀中國的崛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柯文(Cohen, P A)著,杜繼東譯(2000)《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柯文著,林同奇譯(1989)《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北京:中華書局。

韋慕廷(Wibur, C M)著、楊慎之譯(1986)《孫中山-壯志未酬的愛國者》,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編(1994)《中國近代史研究新趨勢》, 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夏東元(1982)《洋務運動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桑兵(2001)《孫中山的活動與思想》,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桑兵(1991)《晚清學堂學生與社會變遷》,台北:稻禾出版社。

桑兵(1995)《清末新知識界的社團與活動》,北京:三聯書店。

袁偉時(1992)《晚清大變局中的思潮與人物》,深圳:海天出版社。

張玉法(1998)《中華民國史稿》,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張玉法(1985)《民國初年的政黨》,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張玉法(1993)《辛亥革命史論》,台北:三民書局。

張玉法(1992)《近代中國工業發展史,1860-1916》,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張玉法(1999)《近代中國民主政治發展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張玉法(1971)《清季的立憲團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張玉法(1975)《清季的革命團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張朋園(1969)《立憲派與辛亥革命》,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張國輝(1979)《洋務運動與中國近代企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憲文編(1985)《中華民國史綱》,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張憲文編(1988)《抗日戰爭的正面戰場》,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戚其章(1990)《甲午戰爭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陳永發(1998)《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陳志讓(1983)《軍紳政權》,香港:三聯書店。

陳福霖(1990)《孫中山、廖仲愷與中國革命》,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章開沅、林增平編(1980)《辛亥革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傅虹霖(1989)《張學良與西安事變》,台北:時報文化公司。

復旦大學歷史系、《歷史研究》編輯部、《復旦學報》編輯部聯合編輯(1984)《近代中國資產階級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曾業英編(2000)《五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湯志鈞(1984)《戊戌變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費正清(Fairbank, J K),劉廣京編(1985)《劍橋中國晚清史》,上、下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費正清、費維愷(Feuerwerker, A)編(1993)《劍橋中華民國史》,上、下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費正清著,張理京譯(1989)《美國與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

費正清著, 劉尊棋譯(2000)《偉大的中國革命( 1800 - 1985)》,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費正清著,薛絢譯(1992)《費正清論中國》,台北:正中書局。

黃仁宇(1997)《中國大歷史》,北京:三聯書店。

黃仁宇(1994)《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楊奎松(1995)《西安事變新探:張學良與中共關係之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董修榮(1992)《國民革命史》,重慶:重慶出版社。

齊錫生著,楊雲若、蕭延中譯(1991)《中國的軍閥政治》,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劉培華(1986)《近代中外關係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鄭會欣(1998)《改革與困擾:三十年代國民政府的嘗試》, 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戴逸、楊東梁、華立(1994)《甲午戰爭與東亞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韓泰華(1998)《中國共產黨:從一大到十五大》,上、下冊,北京:北京出版社。

羅爾綱(1991)《太平天國史》,北京:中華書局。

 

乙、英文部分

Bergere, M (1989) The Golden Age of the Chinese Bourgeoisie, 1911-193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ianco, L (1971) Origin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15-1949,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ng, H (1987)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Crisis: Search for Order and Meaning (1890-1911),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ang, H (1964) Commissioner Lin and the Opium War,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esneaux, J (1968) The Chinese Labor Movement, 1919-1927,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hou, T (1960)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irlik, A (1989)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astman, L (1967) Throne and  Mandarins: China's Search for a Policy During the Sino-French Controversy, 1880-1885,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Elvin, M and Skinner, G W (eds) (1974) The Chinese City between Two Worlds,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Esherick, J (ed.) (2000) Remaking the Chinese City: Modern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1900-1950,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Esherick, J (1987) The Origins of the Boxer Uprising,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Fewsmith, J (1985) Party, State, and Local Elites in Republican China: Merchant Organizations and Politics in Shanghai, 1890- 1930,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Fitzgerald, J (1996) Awakening China: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Friedman, E (1974) Backward toward Revolution;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Par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ao, Y (1970) The Comprador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Bridge between East and West,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su, I C Y (1960) China's Entrance into the Family of Nations: The Diplomatic Phase, 1858-1880,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ung, C (1994) War and Popular Culture: Resistance in Modern China, 1937-1945,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unt, M H (1983) The Making of a Special Relationship :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to 1914,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Israel, J (1966) Student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7-1937,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Kirby, W C (1984) Germany and Republican China,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Kuhn, P A (1970) 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Militariz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1796-1864,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wong, LSK (1984) A Mosaic of the Hundred Days: Personalities, Politics, and Ideas of 1898, Cambridge, Mass.: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Liew, K S (1971) Struggle for Democracy; Sung Chiao-Jen and the 1911 Chinese Revolu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acKinnon, S R (1980) Power and Politic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Yuan Shi-Kai in Beijing and Tianjin, 1901-1908,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ann, S (1987) Local Merchants and the Chinese Bureaucracy, 1750-1950,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artin, B G (1996) The Shanghai Green Gang: Politics and Organized Crime, 1919-1937,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cCord, E A (1993) The Power of the Gun: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Chinese Warlord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eisner, M J (1967) Li Ta-Chao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Marxis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epper, S (1978) Civil War in China: The Political Struggle, 1945- 1949,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erry, E J (1980) Rebels and Revolutionaries in North China, 1845-1945,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Rankin, M B (1971) Early Chinese Revolutionaries: Radical Intellectuals in Shanghai and Chekiang, 1902-1911,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hoads, E J M (1975) China's Republican Revolution: The Case of Kwangtung, 1895-1913,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chiffrin, H Z (1968) Sun Yat-Se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chrecker, J E (1971) Imperialism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Germany in Shantung,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elden, M (1971) The Yenan Way in Revolutionary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o, W (1991) The Kuomintang Left in the National Revolution,1924-1931,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pence, J D (1996) God's Chinese Son: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of Hong Xiuquan, New York: W W Norton.

Tien, H (1972)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Kuomintang China, 1927-1937,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akeman, F E and Grant, C (eds) (1975) Conflict and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ilbur, C M (1984)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 in China, 1923- 192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ong, R B (1997) China Transformed: Historical Change and the Limits of European Experienc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Wright, M (ed.) (1968) China in Revolution: The First Phase, 1900-1913,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Yeh,  W (1996) Provincial Passages: Culture, Space,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Yeh, W (1990) The Alienated Academy: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Republican China, 1919-1937, Cambridge, Mass.: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相關網址

另外,由於互聯網上可找到豐富的資訊,你也可瀏覽以下網頁來尋找有關本科的一些資料。

 

1. 中國大陸地區

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http://www.mgzx.org.cn/(可通過 該網頁連接到其他民國史研究資源。)

 

2. 台灣地區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http://www.mh.sinica.edu.tw/(特別是網內的近代史研究的資料,包括各研究員的“重要研究成果”。)

史學連線http://saturn.ihp.sinica.edu.tw/~liutk/shih/(內有“史學 新聞”、“史網偶拾”等欄目,另可連接其他與近代史研究相關之網址。)

漢學研究中心http://ccs.ncl.edu.tw/

 

3. 美國

美國是西方研究中國近代史的重鎮,很多大學網站內的Research Program, Libraries, Publications, Academics, Internet Resources等,均有豐富的相關資料。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中國史網站( the Chinese History Research Site at UCSD)https://ucsdmodernchinesehistory.wordpress.com/(包括西方中國研究書目及書評。)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 http://www.proquest.com/products-services/dissertations/ (包括160萬種西文學位論文資料庫,可瀏覽論文撮要和目錄。)

哈佛大學亞洲中心(Asia Center)http://asiacenter.harvard.edu/

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East Asian Institute)http://weai.columbia.edu/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http://www.berkeley.edu

芝加哥大學http://www.uchicago.edu

普林斯頓大學 http://www.princeton.edu

史丹福大學http://www.stanford.edu

耶魯大學http://www.yale.edu

此外,本科的“網上學習系統”亦經常發布近代史網站之最新信息,敬請留意!

 

有關近代史研究之工具書簡介

中國近代史波瀾壯闊,涉及的歷史專有名詞及人物眾多,若對這些專有名詞及人物缺乏簡單認識,研讀近代史時往往事倍功半。職是之故,本部分特別介紹部分近代史研究的工具書,供學員們參考使用。

 

1. 工具書指引(工具書之工具書)

下列書籍協助學員找出合適之工具書:

林鐵森(1992)《中國歷史工具書指南》,北京:北京出版社。

馮蒸(1981)《近三十年國外“中國學”工具書簡介》,北京:中華書局。

 

2. 大事記、日誌、年表

此類書籍有助學員查考史事的發生日期,從而避免史事年序錯誤。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1991)《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 1919.5-1990.12》,北京:人民出版社。

馬洪林、郭緒印編(1982)《中國近現代史大事記:1840- 1980》,上海:知識出版社。

郭廷以(1963)《近代中國史事日誌》,台北:中央研究院。

郭廷以編(1979)《中華民國史事日誌》,台北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劉紹唐編(1973)《民國大事日誌》,台北 : 傳記文學出版社。

 

3. 歷史辭典與百科全書

此類工具書幫助學員明白各種歷史專有名詞、人物簡要生平與生卒年份。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1–)《中國大百科全書》,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譯室編(1981)《近代來華外國人名辭典》,北京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朱寶樑(1987)《二十世紀中國作家筆名錄》,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李盛平編(1989)《中國近現代人名大辭典》,北京 :中國國際廣播。

張憲文編(2001)《中華民國史大辭典》,南京 : 江蘇古籍出版社。

盛平編(1991)《中國共產黨人名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

陳玉堂編(1993)《中國近現代人物名稱大辭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陳旭麓、李華興編(1991)《中華民國史辭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Boorman, H L (ed.) (1967-1979)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Hummel, A W (1970) 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od (1644-1912), Taipei : Cheng-Wen Pub Co.

 

4. 地圖集

武月星編(1999)《中國現代史地圖集,1919–1949》,北京: 中國地圖出版社。

張海鵬編(1984)《中國近代史稿地圖集》,北京:地圖出版社。

譚其驤編(1982)《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本校的“電子圖書館”(http://www.lib.hkmu.edu.hk/)亦有提供電子期刊索引、辭典及百科全書供學員使用。學員如有使用上的問題,可與本校圖書館聯絡。

 

網上學習系統及錄音教材

本科使用香港都會大學的“網上學習系統”,該系統可為你提供額外支援。你可以通過“網上學習系統”閱覽修讀單元及取得與本科有關的最新資訊,也可以使用該系統和導師、學科主任及其他同學聯絡。有關“網上學習系統”的細節及使用方法,請參閱《網上學習系統用戶手冊》。此外,本科網上設有錄音教材,內容主要是討論1921至1949年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

為幫助你更有效地完成本科的學習,學科主任共安排十次導修課(每次2小時,共20小時)和兩次日間講論會(每次3小時)。你須注意這些課堂的日期、時間和地點,並依時出席。

每位學員都會分配到一個導修小組之中。導修課採用面授形式,由導師帶領討論。你可藉着這個機會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修讀這個學科的心得和經驗,更可請導師解答你在作業及學習內容方面遇到的疑難。至於日間講論會,學科主任會安排講者就特定課題為所有學員講學,你不但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吸取精要,也可請講者為你解答有關學習內容上的疑難。因此,你應盡可能出席並積極參與所有導修課和日間講論會,把握所有的學習機會。這在遙距學習中也是十分重要和可貴的。

為了善用導修課和日間講論會,你應事先按學習進度和導師指示作好準備,閱讀指定的內容,並完成單元所設的活動和測試題,以便有效參與導修課的討論。在導修課上,你要主動發言和提問,訓練自己有系統地提出見解,並且以開放的態度接受他人的不同看法。這些交流和討論可讓你對有關課題有更深入的了解。

如果你是第一次以自學形式修讀都會大學的課程;或因不同原因而輟學多年,很少系統地看書;又或者是第一次接觸漢語修辭知識,你可能不知從何入手。但請不必擔心,都會大學提供的教材和安排的導修課,可以幫助你逐步消除這些憂慮。當然,最要緊的還是你個人的努力。修讀遙距課程最大的困難是分配時間,你必須安排足夠的時間來學習本科,並按照本指南建議的進度修讀單元和繳交作業。修讀本科的過程包括以下三個環節:

  1. 閱讀“修讀單元”及指定讀物的相關章節
    修讀單元的內容是完整的,如果你要進一步了解有關的課題,可按照單元的指示,閱讀本科選用的指定讀物。每個單元都會告訴你應該閱讀指定讀物的哪些章節,以及應該注意的事項。
    當你閱讀單元至某個階段,或在單元終結時,你便會遇上一些活動和測試題,讓你思考單元的內容。只有認真地思考,完成測試題,才能對單元內容有透徹的了解。不要隨便放過單元中的活動和測試。
  2. 依時參加導修課
    導修課由導師主持,主要目的是提供討論的機會,讓你和其他同學互相交流學習經驗和心得,從而加深對本科的理解。如在平時自學時遇到疑難,也可以利用導修課時間提問,向導師求教。導師、同學一起討論,可使教學互動的功能得以盡量發揮。
  3. 按時完成“作業”,並留意導師給予的評語
    在修讀的過程中,校方會要求你完成多份作業。你必須按時完成該等作業。導師會為你細心批改作業,並給予評語。請你留意這些評語,因為這有助你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度和水平。

至於具體的學習步驟,可參考以下的建議:

  1. 詳細閱讀學科指南,並按照所提供的學習進度表修讀。學科主任會安排導修課時間和作業的繳交限期。請記下有關的時間、地點和日期,並依時出席導修課和繳交作業。
  2. 研讀每一單元時,應詳細閱讀該單元的 “緒言”,以掌握單元的內容概要。每個單元的學習時間視乎單元內容長短而定,一般約為三至四週。
  3. 每個修讀單元都設有一些活動和測試題,你必須認真思考和回答。大部分的測試題都在單元末附有答案,但你應該先嘗試自行回答問題,然後才核對答案,這樣才有學習成效。一定要先完成這些活動和測試題,才繼續研讀下去。
  4. 對本科一些概念和理論,你初時可能會感到困難。遇到這種情況,必須細心把單元內容重複閱讀和思考一遍,有時做些筆記可以幫助理解。當然,你亦可以把不明白的地方記下來,在導修課或指定時間內通過各種形式向導師求教。
  5. 本科設有四份作業,你必須依期繳交。導師發還作業後, 你應該詳細閱讀導師在作業上給你的評語,了解自己所長,檢討自己在作業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如有疑問,可與導師聯絡。
  6. 完成最後一個單元後,便應好好溫習全部學過的內容,準備考試。除了要複習單元內容和指定讀物的內容外,亦應重溫你所完成的作業和導師給你的評語。

本科的成績評核分為兩部分,包括作業和期終考試。作業和考試除了用作評核成績外,另一個重要目的,是幫助你更牢固地掌握學科的內容,加深對各個概念的理解。當然,藉着作業, 本校也能有效地調節各學員的學習進度。

 

作業

本科設有四份作業,作業問題主要包括近代史上重要史事的內容、成因及影響的分析;以及對晚清至民國歷史發展的評價。成績最好的三份會作為成績評核,佔總成績的50%。

 

期終考試

學期終結時,本科設有一次三小時的期終考試。考試成績佔本科總成績的50%。考試範圍將涵蓋本科全部學習內容。

本科修讀期為36週,你每週平均至少需用八小時來研習,並完成作業。為幫助你安排學習時間,現提供本科學習進度表如下:

 

單元單元主題學習週數成績評核導修課
序論3 導修一
晚清的內憂外患3 導修二
晚清的改革運動: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4作業一導修三
晚清新政與辛亥革命3 導修四
民初政局與五四新文化運動4作業二導修五
軍閥混戰與北伐3 導修六
南京政權的回顧3 導修七
中國共產黨的崛興3作業三導修八
日本侵華與八年抗戰3 導修九
國共內戰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3作業四導修十
 溫習4  
 總共36週4份10次

本學科初版編撰人共有三位。葉漢明博士,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李家駒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範圍以近現代思想史為主。潘來基先生,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碩士,主要以民國時期政治、經濟發展為研究範圍。最新修訂版編撰人共有兩位。陳福霖教授,先後在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等教育及研究機構,兼任客座教授和客座研究員,研究範圍以民國史為主。周子峰博士,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現任香港浸會大學近代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研究範圍以中國近代社會經濟史為主。

中國近代政治、社會、經濟及文化的演變,諸如中華民國的建立、軍閥混戰、國民革命軍北伐、中國抗戰以至國共內戰,凡此皆與中國近代歷史發展息息相關。本科為香港都會大學中國人文學科文學士學位課程的一個中國歷史科目;完成此科後, 學生不單充分體會歷史中過去與現在的密切聯繫,更可具備充足的背景知識,了解中國當代的發展。

即將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