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監的話

儘管新冠病毒在2020年初才發,但對許多人來說,疫情卻是漫長猶如一生!很少人料到疫情會如此持久,影響如此巨大深遠。香港期待向世界重新開放已久,種種跡象顯示,這期望快將實現。我在此時為年報撰文,倍感欣慰。

疫情以至相關的抗疫措施,對世界各地的教育機構帶來衝擊,考驗每所院校的應變能力,本校也不例外。說都大在 此「嚴峻考驗」中表現出色,我認為實不為過。正當許多機構在等待疫情緩和、踟躕不前之際,本校果敢推出多項新計劃,在大學身份、公眾形象和未來目標方面尋求突破。面對過去兩年半的 戰,都大堅毅不懈,為嶄新且雄心萬丈的未來作好準備。

讀者將會在下文看到,本校去年9月以「香港 都會大學」重新命名。新名稱代表新時代的開始,而伴隨而來的新口號「都會與我‧無限可能」,則展示我們力求超越過去一切的雄心。我們勇往直前,不再受限,亦不會對提供的教育和模式設定框框。在啟動儀式上,本人與曾在本校出任要職的前輩交談。他們全都熱烈支持這些轉變,一致認為應該繼續拓展大學的使命,令本校能夠繼續為香港及周邊地區服務,作出有意義的貢獻。

過去一年,香港都會大學在不同層面屢創新猷,以實現宏圖大計,令我興奮感動。其中包括開發和推出新課程、進行重要的內部行政重組,以及為學生籌備新的學習和個人發展活動。

疫情下的一大難題是我們無法讓學生走出去,與更廣闊的世界互動交流。猶幸本校在香港這個國際城市建立了強大的本地網絡,在出行備受限制的情況下,仍能為學生提供不少機會接觸不同文化。加上現代科技使遠程工作比以往方便得多,本校許多學生都能通過網絡科技為海外公司服務,學懂不少技能,為疫情後的生活作好準備。然而,對於希望成為世界公民的人來說,親身出行永遠不能替代。海外遠行提供沉浸在其他文化中的機會,這是科技無法複製的體驗。今年夏天,本校舉辦了一個小型的新西蘭遊學團,為逐步恢復海外交流邁出第一步,希望同類活動陸續有來。

疫情後人人都在談論「新常態」,反映疫情之後,有些事情已永遠改變,有時難免令人懷緬過去,但對於都大般的教育機構來說,這也是成長和拓展的機會。都大在疫情之後將不再一樣。過去幾年,本校堅定不移地向前邁進,從根本作出改變,並努力完善工作,希望更全面地服務社會。隨着疫情終於緩和,都大看來已有所不同,有了新名稱、新校徽、新校訓、新領導層,以及一整套面向未來的新課程和計劃,但同時保留過去的核心取向,包括繼續堅守「有教無類 」的承諾。都大將過去豐富的經驗,結合年輕的活力和遠見,令人感到振奮、樂觀,對未來充滿期許,前路定是光明大道。

李業廣博士
202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