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大护理人 实践志愿服务精神 
都大护理学系校友及学生

公共事务处 都大护理人 实践志愿服务精神 都大护理学系校友及学生

都大护理人 实践志愿服务精神 
都大护理学系校友及学生

“成为护士后,我们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参与不同类型的义工服务。"
“纵使看似微小的角色,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静文,护理及健康学院高级讲师、护理学学士毕业生

黄杰,护理学荣誉学士(普通科)毕业生

医疗护理是以人为本的行业,都大护理及健康学院常安排学生参与不同的义务工作,培养学生对大众的关爱。除了学院安排的活动以外,不少师生校友也活跃于校外的志愿服务。

机缘巧合的起点

毕业于本校、及后回校执教的护理及健康学院高级讲师关静文(Queenie),自少年开始投身香港红十字会的义工服务。访谈中发现,无独有偶,黄杰(Brian)、苏涌龙 (Kelvin) 和李炜岚(Penry)亦在中学时开始接触义务工作。

Queenie升中时,小学友好相约一起加入校外的红十字青年团,怎料她报名后,朋友没有兑现承诺。纵然如此,她认为既然加入了,不想轻言放弃,转眼坚持了二十载。Brian表示年少时没有太多娱乐,在中二那年与一班同学一起加入民众安全服务队少年团,渐渐养成参与义工服务的习惯。Kelvin则于中一学校分配课外活动时,获安排加入香港红十字会,而年资最浅的Penry亦于中一选择课外活动时加入同一团体,不经不觉亦服务了九年。

难忘海外义工体验

义工服务把Brian带到世界各地。2013年,他离开繁忙的手术室护士岗位,成为教学人员,腾出空档参与义务境外救援服务。他最深刻的经历是于2017–18年缅甸若开邦罗兴亚人流徙期间,到孟加拉接壤缅甸一间由芬兰红十字会和挪威红十字会设立的灾区医院,担任义务手术室护士。他回忆:「这个过程充满挑战,毕竟医院的设计不是传统医院模式,我们要在帐篷内进行手术,在器材及医疗物资短缺下构思创新的方法,例如将废弃物品或有用物资改造成医疗器材,以帮助病人。此外,由于要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医护人员合作,我们必须克服文化差异,才能成功提供有效医疗服务。」

义工 x 专业

不单Brian,其他几位受访者也在义工服务中运用护理的专业知识。Kelvin近年主力参与青年义工服务,到中学教授和带领与护理学相关的课程和比赛,并与学生分享临床所见所闻。除了基本的护理知识,他的精神科护理专业背景亦派上用场:「有些失眠或因学业及家庭压力而不开心的学生会主动打电话,甚至写『千字文』给我,正正体现了工作的专业如何对我的义工服务有所帮助。」

至于Queenie,护士的专业提升了她义务工作的层次。她忆起当初加入护士行列时,曾带领一组小四至小六学生进行义工服务。事前,她先为学生讲课,讲解认知障碍症的知识,包括患者面对的语言运用和记忆力情况,以及与适当的沟通技巧,再带领他们及其家长,如「三代同堂」般到认知障碍症日间中心进行服务。她分享:「以前家居探访时我们只懂问:『吃了饭吗?精神好吗?睡眠够吗?』,但在这次服务过程中,我们不但能表达社区对『老友记』的关爱,家长和小朋友亦能认识何谓认知障碍症。成为护士后,我们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参与不同类型的义工服务。」

虽然Queenie 现已退下护士前线转执教鞭,但她多年来的坚持和专业精神,使她获得不同奖项嘉许,包括义务工作发展局的「专业人士义工服务嘉许计划」金奖和紫荆领袖义工奖,以及名列城市女青年商会主办的「全港时尚专业女性选举」十位得奖者之一。外界的认同是她继续往前的动力:「使我印象最深刻是紫荆领袖义工奖,获奖的都是专业人士。我把奖座放在家中当眼处提醒自己,以专业知识提供义工服务跟当护士一样重要。」

义工交叉点

因学业繁重而挣扎要否暂停义工服务的Penry亦有请老师Queenie指点迷津。他说:「那时我花上不少时间参与青年发展的义务工作,学业又需要投放很多时间,感到有点吃不消和迷惘。」Queenie与他分享自己也曾经历过类似的处境,替他分析放弃与继续的得失,让他自行思考。Penry慢慢领悟到:「义工不只是帮助别人,自己也能有所得着,例如自己的沟通技巧进步了不少,在服务中亦可练习护理技巧。」最终他决定留下来。

他的师兄Kelvin初入职场时的经历,引证了Penry这番领悟。「那时入职护士未满一年,便遇上有病人不省人事。幸而在义工服务中累积了施行心肺复苏法的经验,让我有信心进行抢救程序。」助人,同时也自助。

让爱流转

当义工和当护士的精神同出一辙,也是要与他人分享爱。Queenie忆起早年曾探访一名失明的独居长者,炎夏之中,长者只依赖一台风力微弱的座地风扇。其实这困境只要买一部风扇便能解决,但她希望感染社会上更多人关心有需要的人,因此尝试在网上征求二手风扇。事情的发展令她喜出望外:有人回应说刚送走了二手风扇,但愿意捐出一部全新的。风扇送达后,原本不大支持她参与义工服务的爸爸知道她不会安装,竟提出陪同她前往长者的家装上。她解释:「爸爸认为我当护士已够忙碌的了,不理解我为何还要投放那么多时间在志愿服务上。那次以后,他终于明白我为何要这样做。」

曾在救援前线冲锋陷阵、近年集中义工培训的Brian则认为:「纵使看似微小的角色,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我曾替一个机构组织单车急救队。单车径很多意外发生,若能即时处理,能够减少召唤救护服务对医疗系统造成的压力。」

服务大众不在乎一己之力。四位都大护理都相信,身体力行的意义在于推动更多人加入义务工作,集合众人的力量,让爱流转。

受访者
关静文,护理及健康学院高级讲师、护理学学士毕业生、临床科学博士生
李炜岚,护理学荣誉学士(普通科)三年级学生
苏涌龙,护理学荣誉学士(精神科)毕业生
黄杰,护理学荣誉学士(普通科)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