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话

今年(2024年秋季)新学年刚开始,喜讯便接踵而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正当全港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势,都大的收生人数却大幅上升。在都大获批成为本港首间应用科学大学(应科大)之际,如此多新生的加入尤其令人欣喜。

成为应科大印证了都大的承诺:致力提供切合社会和经济实际需要的实用专业教育,并为毕业生带来工作机会。这证明了我们近年与业界建立紧密联系的努力已取得成效,让我们能够加强课程中以行业为导向的元素。我们一直以来都维持提供高度多元化的课程组合,致力将都大定位为一所全面的综合型大学。

另一个好消息是,都大在2025–26学年「指定专业/界别课程资助计划」中获得的资助学额大幅増加,占整体资助学额总数约四成。其中,新增设见习机师专修范畴的「航空服务管理荣誉工商管理学士」课程,也获分配资助学额。

学生人数增长无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挑战,尤其是校园空间不敷应用。过去一年,我们多管齐下应对此问题,包括购入了一幢酒店,将之更名为MU88,供非本地生入住;此外又增设何文田广场学习中心,以扩充教学空间。我们也获批准在常盛街及佛光街交界兴建新校舍,并正计划成立工业中心。

本月我们刚完成另一项重要的购置──位于红磡红鸾道的祥祺中心,以支持大学的长远发展。新添大楼座落红磡海滨长廊,靠近黄埔站、红磡站和红磡码头,交通非常便利,而且总建筑面积达279,000平方呎,将大幅增加我们的可用空间,让我们开展不同课程,以满足社会需求。

目前,跨境合作的可能性之多,可说前所未见,我们也充分掌握时机,与大湾区合作伙伴探讨机会吸纳人才和开展教研项目。2023年11月,我们与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签署协议,成为首间进驻深圳虚拟大学园的香港自资专上院校。我们将在园内成立占地5,000平方呎的「香港都会大学深圳研究院」,预计于2025年首季启用。

我们在大湾区的计划印证了大学的研究获得认可,这从我们在争取研究资金方面的出色表现亦能体现。在最近一轮研究资助局为自资院校提供的资助计划中,都大所获拨款占总资助金额四成,获资助项目的总数和总金额是自资院校之冠。此外,大学首次于「院校发展计划协作研究拨款」组别获批资助,开展有关环境中抗生素检测和降解的研究。

大学于知识转移方面的工作势头也渐入佳境,在2023年12月取得首批专利。我们亦积极推广创业文化, 于今年2月启动「都大初创基金」,投放5,000万港元鼓励学生、教职员和校友将创新意念转化为商业产品或解决方案。

经过35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培育了大批对社会贡献良多的毕业生。今年,我们决定设立「杰出校友奖」以表彰在其专业领域成就卓著的校友,同时藉此激励其他校友努力建功立业。

今年另一项盛事是香港都会大学基金于2024年3月举办首场晚宴。通过与捐款者、合作伙伴及友好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基金将进一步汇聚各方资源,协助大学更上层楼。

上述概要突显了都大正处于蓄势待发的成长阶段。大学管理团队经过改组和扩充,定能更好地管理所有这些新举措。我欢迎新加入的管理层成员,并期待与他们一起努力,为都大塑造更辉煌的未来。

林群声教授
202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