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

Chinese Creative Writing Studies

出版日期:2023年7月

本書由梁慕靈博士主編,主要從華文文學及創作理論研究的各方面切入,向英語世界介紹中文創意寫作。本書涵蓋了大陸、台灣和香港有關跨媒體創作實踐及創意寫作教學等最新趨勢,並探討在全球背景下中國古典文化如何為創意寫作帶來新的詮釋。
更多關於本書資訊,請瀏覽以下網址: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981-99-0931-5

 

Edited by Dr. Rebecca Leung Mo-Ling, Chinese Creative Writing Studies is a book that introduces Chinese creative writing to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considering various aspects of literary and creative theories in research in Chinese writing. It covers recent trends such as cross-media practices, pedagogy in creative writing in the mainland, Taiwan and Hong Kong, specifically, and looks at how Chinese classical culture brings new interpretations to creative writing within a global context.
For more information of the book, visit: 
 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981-99-0931-5

《華文創意寫作與跨媒體實踐》

出版日期:2022年8月

本書特色

二十位亞太地區文學工作者、學者、藝術家及資深媒體從業者以自身經驗,共同探討華文創意寫作課程的設計、實踐及跨媒體之可能。

透過不同領域的經驗分享與實例分析,促進華文創意寫作學科的推廣與發展,顯示出媒體時代下華文創作的生命力。

新媒體的誕生,縮短了作者與讀者的距離, 如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中脫穎而出?

創意寫作跟過去的傳統寫作模式不同,不再只是作者的個人活動,而是一種群體參與和協調的交流方式。作者在新媒體時代獲得了空前的自由,他們通過各種網路途徑與讀者建立聯繫,以達到快速發布、迅速傳播、及時反饋的交流效果;而讀者面對海量資訊,逐漸傾向選擇具有優質內容的產品,對於創意也有更高的要求。同時,融合各種感官體驗的文字書寫因其獨特性和創意亦愈來愈受關注和青睞。

華文創意寫作學科在課題選擇、理論建構、研究方法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均有巨大的研究價值和實踐空間。本書收錄「第一屆華文創意寫作與跨媒體實踐國際研討會」中二十篇優秀論文,作者群包括王美棋、何嘉俊、吳美筠、吳麗嬋、李洛旻、邵棟、唐梓彬、孫慧欣、馬世豪、梁德華、梁慕靈、陳康濤、陳煒舜、陳曙光、黃納禧、劉文英、黎必信、戰玉冰、蕭欣浩與鄺文峯,以其學者、詩人、作家、藝術家或資深媒體從業者的身分,共同探討華文創意寫作學科在大學和中學的課程設計及實踐反饋,以不同媒介的創意文本為例,分析文學及新媒體時代文化產業的挑戰和機遇,以及當中國古典文化作為再創作資源時,其對當代華文創作的影響與啟示。期望透過經驗分享,能為華文創意寫作學科的推廣和發展做出貢獻,並顯示出媒體時代下華文創作的生命力。


訂購連結:

秀威書店: https://store.showwe.tw/books.aspx?b=136708

國家書店: https://www.govbooks.com.tw/books/136708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34780?sloc=main

誠品線上: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257022682242239004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通訊》

ISSN:2707 – 6482(紙版) 2707 – 6490(電子版)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通訊》已收錄於華藝線上圖書館

本期下載

目錄

編者的話 
書評:媒體時代下華文創意寫作發展的新道路——評《華文創意寫作與跨媒體實踐》劉李娥女士、譚旭東教授
「穆時英研究」專題 
魂兮歸來:「數字穆時英」的生產王賀博士
論穆時英香港時期的創作梁慕靈博士
穆時英筆下的pierrot:是丑角還是先驅?張勇教授
Pierrot 的行旅:從穆時英〈夜〉談起陳碩文博士
穆時英作品中的死亡意象試探:以1933年後作品為範疇陳冠勳博士
近年日本學界的穆時英相關研究――穆時英、上海文學及日本新感覺派謝惠貞博士
「重讀經典」專題 
重讀《三禮》――宋、明文論解經通議黃羽璿博士
淺論文學史上的「漢樂府之變」 ―― 以「三曹」樂府詩對漢樂府的創新為討論中心唐梓彬博士
《詩經‧小雅‧伐木》首句「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寫作手法管窺梁德華博士
理雅各《詩經》飲食器物的英譯吳家怡博士
共藝經典:從種植體驗讀陶淵明的〈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其二〉梁樹風博士
中西交響:從《道德經》到《地海傳說》——或相反陳柏嘉先生
一般評論 
蘇軾與狄詠交游考黃志強博士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 2023年至 2024年活動概要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通訊》投稿須知 

 

 

 

 

本期下載

目錄

編者的話 
中心喜訊 
「華南地區文化遺產保育」專題 
工業遺產的價值內涵及其認知—以廣綱遺址公園為例黃月怡女士、羅梓文女士、蔣逸鑫先生、高雪君女士、陳詩淇女士、羅敬妍女士、宋天昊先生、劉垚博士、鄧寄豫博士、江海燕教授
數字孿生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茜於潮州古城的討論陳銘宇先生、杜海茗女士、何韶穎教授、蔡雲楠教授
華僑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旅遊開發研究—以赤坎古鎮為例關小琴女士、劉淑雯博士
鄉村振興與鄉土景觀保育:廣州鄧村村鄉村景觀規劃建設與吾鄉石屋酒店營建羅文先生、梁麗麗女士
產業式微與記憶再現—珠海養蠔文化的蛻變李慧敏女士、羅樂然博士
香港休閒漁業與漁業非物質文化遺產謝宇德先生
麒麟的今昔:以香港馬遊塘村客家麒麟為例羅艷玲女士、劉繼堯博士
粵劇傳承的青年友好化探索—以佛山粵劇非遺文化遊徑為例嚴梓忻女士、謝安莉女士、黃楚炘女士、陳茹瑩女士、趙芷軒女士、黃雨杭女士、陳慧瑋博士、許志樺博士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2023年活動概要 
媒體報導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通訊》投稿須知 

 

本期下載

目錄

編者的話 
中心喜訊 
「視覺與文學」專題 
影像時代的文學話語轉型周根紅教授
賦形與忘形之間:吳俞萱詩作的跨媒介閱讀蔡林縉博士
裸女、娼妓與聖母:張愛玲〈忘不了的畫〉的女性觀趙家琦博士
電影《調音師》對視覺快感的解構張春田博士
科幻中的「紀錄片」:未來為歷史見證郁旭映博士
意念傳承:略談劉以鬯〈打錯了〉的漫畫改編唐梓彬博士
從裝置藝術看數碼漢字的別字與錯字何禹旃先生
  
一般評論 
《 中國的一日》裡的「香港」馬輝洪先生
應用文寫作的簡化和通俗化——論錢玄同〈論應用文之亟宜改良〉的影響袁楚林博士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2022年至2023年活動概要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通訊》投稿須知 

 

本期下載

目錄

編者的話 
  
「數字人文在中國」專題 
何謂「中國數字人文」?王賀博士
數字人文與中國文學徐永明教授
數字人文與中國歷史陳松博士
數字人文與中國哲學胡士潁博士
數字人文與話劇研究任貴菊博士
數字人文視野下的現代文學史料研究—以張愛玲研究為例梁慕靈博士
數字人文視野下的電子遊戲理論研究劉翔先生
科技藝術:數字人文研究新領域劉婷女士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2022年活動概要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新書簡介及媒體報導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通訊》投稿須知 
  

本期下載

目錄

編者的話 
中心喜訊 
「美術與工藝:創新傳承」專題 
書的「真」顏如玉:從個人儒雅玩意到社會參與的藏書票藝術吳秀華博士
一縷輕煙拒浮塵—論香的傳統和現代價值陳卓鈞先生
淺談內地、香港及臺灣生肖郵票上的工藝美術鄭玫博士
中國傳統紋飾的思想及其現代意義李洛旻博士
裝幀藝術在於「用之美」劉文英女士
蒸籠製作的昨天、今天、明天—德昌森記蒸籠林應鴻師傅人物專訪關麗馨女士
數碼水墨藝術的發展麥盛豐先生
基於三維掃描數碼複製中國陶器田禮文先生
「華語創意寫作教學」專題(四) 
中國創意寫作教育教學的前沿與動態—基於若干課程的觀察劉衛東博士、易永誼教授
重慶移通學院創意寫作學院的詩歌工坊教學實踐探索蘇瓷瓷女士
從基礎寫作到創意寫作:武夷學院中文寫作課程的十年轉型之路魏維女士
高校散文寫作課程教學實踐探索—以溫州大學創意中文專業為例李廣旭博士
一般評論 
「漢達文庫.類書資料庫」與古籍研究—以《冊府元龜》引范曄《後漢書.獨行列傳》為例梁德華博士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2021年至2022年活動概要 
媒體報導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通訊》投稿須知 
  

本期下載

目錄

編者的話 
中心喜訊 
中心近訊 
「當代華語詩歌」專題 
當代詩歌接受的四種誤解陳衛教授
主體裂變後的語言雕塑—評廖人《浪花兇惡》張寶云博士
回歸以來澳門新生代對本土的想像與重塑龍揚志博士
元詩芻議王東東博士
存在的觀看:羅樂敏《而又彷彿》鄭政恆先生
智性詩學與文明的辯證法—對王東東詩歌的一種解讀馬春光博士
輕盈與沉重—論王東東的詩吳昊博士
黃昏之後的家園—澳門詩人淘空了的記憶余少君博士
超渡亡妻:邱剛健〈夜課〉系列對韋應物詩歌的重鑄陳康濤先生
一般評論 
《小難民日記》出版始末馬輝洪先生
理雅各英譯二言詩商榷梁鑑洪博士
大陸文化產業研究現狀及主要特徵王海峰先生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2021年活動概要 
媒體報導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通訊》投稿須知 

 

本期下載

目錄

編者的話 
中心近訊:《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五周年特刊》出版 
「榮譽院士特輯:中國語言學」專題 
香港公開大學2019年度榮譽大學院士張雙慶教授介紹 
談談聯綿詞張雙慶教授
粵語動詞後綴「住」的語法限制鄧思穎教授
構擬原始閩語的意義郭必之教授
《近八十年來關中方音微觀演變研究》後記邢向東教授
「吃」、「喫」瑣記項夢冰教授
粵港澳大灣區的語言資源及搶救性調查和保存工作莊初昇教授
香港閩系漁民方言性質淺論徐宇航教授
「華語創意寫作教學」專題(三) 

復旦大學創意寫作MFA十年:回顧與展望

A Decade of MFA in Creative Writing at Fudan University: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王宏圖教授著;寧錦彤女士英譯

Professor Wang Hongtu (translated by Ms Ning Kamtung)

英語作為外語的創意寫作:從課堂到世界的距離

Creative Writing in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from the Classroom to the World

戴凡教授著;張欣怡女士英譯

Professor Dai Fan (translated by Ms Zhang Xinyi)

上海大學:中國創意寫作教育的愛荷華

Shanghai University: The lowa of China for the Teaching of Creative Writing

張永䘵教授著;寧錦彤女士英譯

Professor Zhang Yonglu (translated by Ms Ning Kamtung)

中國大陸創意寫作研究被引論文Top榜及其他

The Ranking List of Top Cited Papers on Creative Writing Research in Mainland China and Other Related Issues

宋時磊博士著;張欣怡女士英譯

Dr Song Shilei (translated by Ms Zhang Xinyi)

創意寫作課程的「非創意」教學

The “Uncreative” Pedagogy for Creative Writing Course

余文翰博士著;張欣怡女士英譯

Dr Yu Wenhan (translated by Ms Zhang Xinyi)

重慶移通學院創意寫作學院:作家教學與創意寫作實踐探索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School of Creative Writing, Chongqing Colleg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佘飛先生

Mr She Fei

The Translation and Rewriting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by Expressionist Poets: Taking Klabund and Ehrenstein as ExamplesMr Liu Weidong
Call for Papers: Chinese Creative Writing Studies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2020年2021年活動概要 
「中華禮儀動畫化計劃」第二期:動畫與繪本成果李洛旻博士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通訊》投稿須知 

 

本期下載

目錄

編者的話 
中心近訊:《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通訊》獲各大專院校圖書館收藏
「中華非物質與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專題 
文化藝術的傳統與革新:粵劇音樂大師朱慶祥先生訪談徐炯彥先生
文化傳承  內外兼備:粵劇演員吳立熙專訪龔倩怡女士
從粵曲曲辭看中國文學陳家愉博士
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南音:從經典到現代何頴琪博士
香港文化遺產—衣、食、住、行的日常劉文英女士
傳統紙紮工藝的歷史和傳承林國輝先生
「造趺」在寧波柴橋古鎮鄭玫博士
詠春、葉問:國術與中華文化的承傳—談廣東武術在香港區肇龍博士
管理文化遺產景點的難題:平衡何處取?劉淑雯博士
承傳之外—批判遺產學視野下的長洲島非物質文化遺產羅樂然博士
從葫蘆到招牌—招牌的由來與演變吳文正先生
香港博物館與文化遺產孫燕華女士
意大利的古跡活化經驗,可以幫到香港嗎?李夢女士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新開辦中華文化通識科介紹 
到中華文化世界走走:兩門全新通識學科李洛旻博士
「GEN A119CF 中國古代文人的旅遊與寫作」優秀學生作品舉隅 
「GEN A212CF 中國古人想什麼」優秀學生作品舉隅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2020年4月至8月活動概要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通訊》投稿須知 

 

本期下載

目錄

編者的話 
「香港文學」專題 
淺談香港第一本安徒生傳記—兼記「中華通俗文庫」馬輝洪先生
百年妙筆筆如鐵:掌故文學著作《芝蘭室隨筆》讀後陳煒舜教授
上海與香港:劉以鬯小說的飲食書寫蕭欣浩博士
談談葉靈鳳一個較少見的筆名—「龍城鳳隱」張詠梅博士
略談謝無量的香港詩程中山博士
蕭紅筆下的女子與教育:略談《出嫁》和《手》中的啟示陳潔儀博士
路中筆記—且從《香港文學散步》初版說起熊志琴博士
香港風格的起點:劉以鬯處女作〈流亡的安娜.芙洛斯基〉述評邵棟博士
「華語創意寫作教學」專題(二) 
大陸創意寫作發展的線索與路徑許道軍教授
創意寫作只有「寫作」?—在全球化視野的創意寫作課程設計研究梁慕靈博士
創意寫作在澳門王冰雲女士
台灣作家培養路徑概觀黃致中先生
「藝術家X創意藝術學生」合作交流計劃特輯 
動畫創作與中華禮文化的傳承李洛旻博士
古代禮儀動畫化 中華文化共學習龔倩怡女士
一般評論 
僑批文化與華僑的情感記憶鄭藝超先生、高朗賢女士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2019至2020年活動概要 
媒體報導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通訊》投稿須知 

 

本期下載

目錄

編者的話 
「中國禮學研究」專題 
談談《儀禮》復原拍攝工作在禮學研究上的啟發彭林教授
《左傳》禮制研究的幾點思考許子濱教授
《儀禮》復原研究方法的時代價值張濤博士
禮儀實踐與文化傳承—以祭祖為中心鄭雯馨博士
禮經的倫理義涵及其現代展開李旭博士
古代禮射與中國武術精神李洛旻博士
「禮樂沿今古,文章革舊新」—文學與禮制關係述略孫羽津博士
元明之際的禮制變革陳士銀博士
一般評論 
與「孫吳之書」並駕齊驅的古代兵書—「太公書」定義初探蕭海揚博士
古典小說的現代定義區肇龍博士
讀者投稿 
淺談詩文中的植物—竹子何盈燊先生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2019年活動概要 
媒體報導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通訊》投稿須知 

本期下載

目錄

公開大學再獲田家炳基金會捐款五百萬元 融合創意與藝術 以嶄新角度推廣中華文化
編者的話 
「華語創意寫作教學」專題 
Crossing Borders: Creative Writing in America and China (跨洋對話:美國和中國的創意寫作)Mr. Kyle Muntz著;黃芳女士譯
近十年中國內地創意寫作發展速描陳曉輝博士
創意寫作與「IP經濟」安曉東博士
模式、模仿與創意寫作喻大翔教授
「當代視覺藝術」專題 
後現代的當代藝術:貼地的時代見證吳秀華博士
中文文字互動媒體裝置的特質:「自由輸入」何禹旃先生
淺析《水中舞》體現中國畫意及西方美學田禮文先生
淺談塗鴉與香港的文化現象曾月群女士
版畫藝術家廖少珍老師專訪:當代藝術多元化 不停去探索龔倩怡女士
一般評論 
從編纂角度看古典詩詞的文化傳承張燕珠博士
沒有一神信仰的中國宗教的確更加寬容嗎?孔德維博士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2018至2019年活動概要 
媒體報導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通訊》投稿須知 

 

本期下載

目錄

編者的話 
田家炳博士紀念專輯 
田家炳博士簡介 
懷念中國偉大的教育家—田家炳老先生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教授
「中國博物館發展與中華文化傳播」專題 
數字化時代的博物館和博物館文化傳播曲學利教授
中華文化的傳播與展示—以博物館文化為例周楠女士
關注情感互動的博物館兒童教育杜瑩女士
小規模有特色的行業博物館—記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博物館陳利女士
淺談北京博物館的發展與品牌的建立劉文英女士
活動報導:三地博物館經驗交流以數碼科技傳播中華文化梁藝騰先生
「華語電影研究」專題 
電影藝術與中國傳統人文精神的傳播劉衛林博士
上海電影新議呂甍先生
見樹不見林的華語電影音樂研究羅展鳳女士
從香港「多媒體明星」衍生的電影歌曲敘事特色—以《春嬌救志明》為例吳子瑜先生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2018年活動概要 
媒體報導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通訊》投稿須知 
  

 

本期下載

目錄

潤澤我們的文化基因田家炳基金會創辦人田家炳博士
賀《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通訊》創刊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教授
宣揚中華文化學術—《田家炳中華文化通訊》創刊賀詞香港公開大學副校長(學術)關清平教授
以弘揚中華文化為己任—賀《田家炳中華文化通訊》出版香港公開大學副校長(行政及發展)唐創時教授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通訊》創刊賀詞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鄺志良教授
編者的話 
【專題文章】旗袍與長衫「簡體化」的反思李惠玲博士
【專題文章】張愛玲的衣服對照記梁慕靈博士
【專題文章】長衫、女性形象與月份牌廣告設計劉文英女士
Learn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CFL) through Children's Picture BooksDr. Anna Wing-bo Tso
論《孫子兵法》對現代人的啟發—以〈計〉篇為討論的中心梁德華博士
白居易的退休生活黃自鴻博士
淺談李商隱詩的讀法—以〈板橋曉別〉為例唐梓彬博士
溫柔之必要—紀錄片《如歌的行板》中的瘂弦與其詩郁旭映博士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2017-2018年活動概要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成員介紹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通訊》投稿須知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五周年特刊》

ISBN:978-988-75105-0-5

按此下載

年度報告

 

下載

 

下載

 

下載

 

下載

《禮貓傳.周代飲食禮儀》

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編

狄巧兒、許奕敏、蔡欣桐、吳嘉希繪

出版日期:2022年3月

ISBN:978-626-95166-4-3

【繪本《禮貓傳》正式出版!】

柑仔:「肚餓啦,去找食物吧!咦?這戶人家正在做什麼?」周代流浪小貓柑仔一次尋找食物的經歷,學懂了各種有趣的飲食禮儀,該牠成為萬貓景仰的「禮貓」。

由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編《禮貓傳:周代飲食禮儀》繪本於今年三月正式出版。繪本由本校創意藝術學系學生狄巧兒、許奕敏、蔡欣桐和吳嘉希繪製,借著周代流浪貓柑仔找尋食物的故事和奇遇,介紹了形形式式的周代飲食禮儀,生動地還原了古代飲食實況。隨書附送的DVD一併收錄五則中華禮儀動畫,與繪本內容相輔相成,讀者能夠輕鬆了解禮儀的傳統和現代的應用。

本書由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現已在各大平台和書店上架。

訂購連結:

秀威書店

國家書店

博客來

誠品線上

活動詳情

活動已經結束,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