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袂飄飄」——「數碼時代的漢服文化復興與推廣」分享會成功舉辦
文/何玉婷、葉子亭博士 編輯/林姻婷 攝影/劉欣潼、楊婉昕 2024年9月19日,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與數碼文化與人文學科研究所共同舉辦了以「數碼時代的漢服文化復興與推廣」為主題的分享會本次活動是冼為堅基金有限公司贊助的「數碼時代的中國神話」系列項目一。該活動由 葉子亭博士主持並在 葉博士主講的「中國文化探索」課程中舉辦,旨在共同探討漢服文化在數碼時代的文化復興與傳播。 活動特別邀請了日月餅乾雙子工作室的創辦人之一 御餅乾老師作為主講嘉賓,並由香港都會大學中文專業的林姻婷同學擔任主持人。 御餅乾老師擁有超過10年的化妝教學及實務經驗,並曾多次參與漢服宣傳項目的製作。她亦在分享會中分享了自己作為漢服比賽冠軍,以及最佳造型設計獎得主的專業經歷。 是次活動容豐富,涵蓋了漢民族傳統服飾的歷史演變、特色結構及其背後的文化意涵,特別是中國傳統故事中的神獸與動物圖騰如何融入漢服的設計。此外, 御餅乾老師還深入探討了漢服文化與數碼技術的結合,展示如何在現代社交平台上有效推廣中國傳統衣飾文化。 活動當天, 御餅乾老師不僅講解了中國從先秦到明朝的漢服發展、服飾風格與時代風俗文化的關係等,且和她的團隊人員一起現場示範了漢服的著裝與傳統禮儀。講座更設有互動環節,讓同學們有機會親身試穿漢服,感受中國傳統服飾的魅力與文化底蘊。本次講座獲得了同學及老師們的熱烈迴響,讓大家對數碼時代背景下漢服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香港都會大學的「數碼文化與人文學科研究所」,一直致力於探討數碼文化領域的發展與機遇。研究所主任 龔詠詩博士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活動,促進數碼時代與傳統文化的融合與互動。 活動圖片:圖: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老師代表與御餅乾老師團隊合影 圖:左起 香港都會大學中文專業的林姻婷同學與心悦助理,以及御餅乾老師 圖:香港粵劇漢服文化工作室創辦人天雅老師展示以「中國神獸」為靈感設計的漢元素服飾(圖左起:天雅老師、伊恩助理、御餅乾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