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m and Life Series 電影人生系列

電影人生系列第二場電影放映及映後對談分享 (2024 Spring)

2024年2月23日晚,由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人文、語言與翻譯學系主辦,文潔華教授和陳智廷博士策劃的2024年度春季「電影人生」系列第二場放映了電影《BJ單身日記》(Bridget Jones’s Diary)(2001),並由龔詠詩博士、馬駿龍先生影後對談。《BJ單身日記》講述了布莉琪·瓊斯﹙Bridget Jones﹚尋覓伴侶,到最後找到真命天子的故事,是一部浪漫喜劇。
影後對談中,龔博士和馬先生討論了電影背景、以女性為主的文學(chick lit)/以女性為主的電影 (chick flick)的類型、電影的選角、角色、以及影響。馬先生首先介紹《BJ單身日記》是由海倫·費爾丁(Helen Fielding)同名小說改編而成,她虛構出一個名叫布莉琪·瓊斯的女子,在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的專欄以日記形式連載,寫女性的日常來表達女性內心,而日記形式正好可以直接表達女性的內心活動,後來大受歡迎,以至於結集出版,出版後由於作者名氣不大,所以銷量不是特別好,但經口耳相傳後,可謂是有口皆碑,最終在當時的英國連續25周佔據閱讀榜榜首。
接著,龔博士補充小說的成功使得作者之後推出三部續集,而且皆翻拍成電影,成為了一部不可不讀的以女性為主的文學及電影作品;她解釋《BJ單身日記》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地位,是因為它成為了Chick lit的楷模,一方面導致後來其他Chick lit作品有意無意地仿傚《BJ單身日記》,另一方面塑造了Chick flick這一電影類型,即主題多與愛情有關,且為女性觀眾而拍的電影,而這又使得當時有大量Chick flick電影推出,從而奠定了浪漫喜劇在荷里活的地位。
話題進入《BJ單身日記》電影選角陣容,馬先生先指出電影編劇是理查德·柯蒂斯﹙Richard Curtis﹚,透過其成名作《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將英式幽默帶到荷里活之中,可見其成功;而一套成功的電影除了需要成功的編劇之外,演員陣容亦功不可沒。龔博士就對《BJ單身日記》的選角進行分析,譬如花花公子丹尼爾·克里弗,如何選角才能使一個不討喜的「渣男」角色不被觀眾討厭,為此請來休·格蘭特﹙Hugh Grant﹚飾演,因為他在此之前多次出演英國浪漫喜劇,可以謂是英國女觀眾眼中的「白馬王子」,如此一來即使他飾演丹尼爾,亦不會引觀眾反感。馬先生也分析了女主角布莉琪·瓊斯的選角,電影當初選擇蕾妮·齊薇格(Renée Zellweger),在英國引起了一些爭議,一來她是美國南部人,口音帶土氣;二來是本身不是一線演員,而蕾妮憑著出色的表現熄滅了之前對她的種種質疑。而另一男主角馬克·達西則由科林·費爾斯(Colin Firth)飾演,其穿著半透白襯衣從水中出來的一幕,可以說是經典,甚至二十年後的今日仍有雕塑作品重演此幕,可見選角之成功。
然後龔博士、馬先生就著電影與《傲慢與偏見》的關係進行討論,他們指出作者認為《傲慢與偏見》是最完美的小說,所以《BJ單身日記》也使之影響,無論是劇情上的模仿,還是在電影中後設電影﹙metacinema﹚的技巧都可見《傲慢與偏見》的影子。
在聊完演員陣容後,龔博士和馬先生繼續談角色問題,龔博士首先提出,有英國調查指出《BJ單身日記》之所以受歡迎,主要原因是「貼地」,能講出女性心聲,而且為了寫實,電影相比小說使用更多髒話俚語,這使得電影有共鳴感,能講出觀眾心聲;龔博士補充,電影與一般浪漫喜劇不同,即便是中老年角色也有刻劃,不囿於年輕角色,如刻意描繪女主角媽媽,一個中老年女性的性需求,這在之前的浪漫喜劇電影是少見的。
對談過後,龔博士和馬先生問了觀眾兩道問題,先問女主角媽媽既然在婚姻中不快樂,為何要勸導女兒結婚?再開玩笑地問觀眾兩男主角會選誰作伴侶;台下的老師同學反應相當熱烈,有幾位內地同學就著自己的被催婚經歷回應第一道問題,可以見到不同文化對女性婚戀或異或同的態度;此外,文潔華教授在台下亦從哲學角度解釋《BJ單身日記》之所以不是女性主義作品,在於不帶批判性思想,沒有傾覆父權結構社會穿的意圖,所以只是以女性為題的電影,而非女性主義電影,為這場對談作了清晰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