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修讀單元都會列出以下的參考書籍,以加深你對中國知識產權法的認識,你可以自行決定閱讀與否。
1. 知識產權法教材
郭壽康主編(2002)《知識產權法》,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金勇軍(2002)《知識產權法原理》,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劉春茂(2002)《知識產權原理》,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王景琦(1999)《知識產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王救文(2003)《知識產權保護教程》,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
吳漢東(2000)《知識產權法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小野昌延(1992)《知識產權100點》,北京:專利文獻出版社。
2. 知識產權專著
陳昌柏(2003)《知識產權經濟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哲宏(1999)《專利法解讀》,台北:元照出版社。
程永順(2003)《專利侵權判定實務》,北京:法律出版社。
程永順(2003)《專利行政訴訟實務》,北京:法律出版社。
池內寬幸(2003)《專利激情在燃燒》,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德拉特萊(2003)《知識產權許可》,北京:清華法學出版社。
杜敬明(2004)《互聯網時代的法律探索》,北京:法律出版社。
高曉瑩(1997)《知識產權欺詐及其防治》,北京:法律出版社。
韓利琳(2002)《知識產權的保護與侵害賠償》,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薑丹明(2000)《知識產權損害賠償》,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李廣乾(2002)《中國加入wto法律文件解讀知識產權 篇》,北京:地震出版社。
李國光(1999)《知識產權訴訟》,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李明德(2003)《著作權法》,北京:法律出版社。
利普希克(2000)《著作權與鄰接權》,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劉家瑞(2004)《論知識產權與佔有制度》,《電子知識產權》第2期。
劉李勝(1995)《知識產權保護與國際技術貿易》,北 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劉月娥(2002)《知識產權保護與技術創新》,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孟祥娟(2001)《版權侵權認定》,北京:法律出版社。
聶洪勇(2000)《知識產權的刑法保護》,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
唐廣良、董炳和(2002)《知識產權的國際保護》,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湯宗舜(1999)《知識產權的國際保護》,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湯宗舜(2003)《專利法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
王先林(2001)《知識產權與反壟斷法》,北京:法律出版社。
韋之(1998)《著作權法原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吳漢東(1996)《著作權合理使用制度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夏先良(2000)《知識產權、知識貿易與經濟發展》,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
許國平(2002)《重新思考知識產權和trips協議》,馬來西亞:第三世界網絡。
薛虹(2003)《知識產權與電子商務》,北京:法律出版社。
顏祥林(2001)《知識產權保護原理與策略》,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
葉京生(2002)《知識產權與世界貿易》,北京:立信會計出版社。
張廣良(1993)《知識產權侵權民事救濟》,北京:法律出版社。
張漢林(1997)《智慧財產的衛士: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的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張平(2002)《標準化與知識產權戰略》,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張今(2000)《知識產權新視野》,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張夏淮(2003)《知識產權與經濟發展》,馬來西亞:第三世界網絡。
張曉都(2002)《專利實質條件》,北京:法律出版社。
鄭成思(2004)《知識產權法新世紀初的若干研究重點》,北京:法律出版社。
朱謝群(2004)《信息與知識產權》,《互聯網時代的法律探索》,北京:法律出版社。
-
期刊
《電子知識產權》,北京:電子知識產權編輯部。
《知識產權》,北京:知識產權雜誌社。
《中國版權》,北京:國家版權局:中國版權研究會。
《中國專利與商標》,香港:中國專利與商標出版社。
《中華商標》,北京:中國學術期刊電子雜誌社。
- 文叢
鄭成思主編《知識產權研究》,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
鄭成思主編《知識產權文叢》,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等單位出版。
《民商法論從》(第1-25卷)中的知識產權部分:
-
- 劉茂林《軟件產權和軟件侵權的經濟分析》(4卷)
- 薛虹《納入版權保護體系的網絡傳輸》(第8卷)
- 〔美〕克裏斯托弗 C. 瑞曼《建築作品的著作權保護》(第11卷)
- 沈曉雷《音樂作品著作權若干問題研究》(第12卷)
- 黃玉燁《香港版權制度研究》(第12卷)
- 王曉玲《錄音製品德法律保護》(第15卷)
- 歐陽瑜《電腦多媒體的著作權保護》(第16卷)
- 王庭熙《平行進口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第16 卷)
- 孫新強《評“精神權利窮竭說”—與鄭成思教授商榷》(第1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