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概論

首頁 入學申請 Course Guide 中國歷史概論

本《學科指南》乃本科使用的最新版本,可作參考之用,惟部分章節在本科再開辦時或會有所修訂。

CHIN 1002ACD

中國歷史概論

CHIN 1002ACD「中國歷史概論」是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開設的基礎科目,學分值為3分,修讀時間為一學期。本科不設先修科目,適合任何人士修讀。

修讀本科的目的主要是為學員奠定基礎,為進一步修讀其他中國人文學科科目作好準備。

本學科指南旨在簡介本科的課程資料,包括本科簡介、宗旨、學習成果、教材、學習進度表、成績評核等內容;並幫助修讀本科的學員在修讀過程中,對以下問題有更清楚的認識:

  • 如何有效運用閱讀材料(包括指定教科書及指定讀物、參考書等)?
  • 修讀學員的習作是怎樣評核的?

請在開始修讀本科時,首先細閱本學科指南中的各個項目。你可能是初次以自學形式修讀本科,或踏入社會做事之後才繼續進修,甚至是首次接觸本科而不知道如何學習。即使有上述的情況,你亦不必過慮。請你將「修讀單元」與「指定教科書」一起研習,再輔以導修課及講論會,便可望於指定時間內,達到遙距修讀的要求和目的。本校的教學方式是遙距教育,不是以直接講授為主,而是藉著發給教材和提供輔導,鼓勵學員以自學形式完成有關科目。修讀學員需要有心理準備,以自學形式貫徹始終。

本科主要介紹中國歷史的基礎知識,着重介紹中華民族、中國傳統政治、社會及古代經濟、交通的特色。

本科共有五個修讀單元,分析中華民族的形成及與外族的關係,探討中國傳統政治、社會及古代經濟、交通的特色;提供認識中國歷史的基礎。

本科的宗旨是幫助學員拓寬有關中國歷史文化的認知面,訓練學員發展個人的分析、綜合、批判等方面的能力。本科期望學員在對中國歷史有一初步且基本的認識後,以此為基石,繼續修讀及研究中國歷史相關的科目。

學員修畢本科,應能:

  • 說明中國歷史的發展特點;
  • 分析古代中國的經濟發展、水陸交通及對外聯繫;
  • 闡釋中華民族的形成及歷代與外族的關係;
  • 評析傳統中國社會的四民及宗族觀念、婦女地位及社會階層流動情況。

本科共有五個修讀單元及一本指定教科書,均為學員必讀的教材。參考書籍屬參考性質,學員可依本身情況,自行決定閱讀與否。

 

學科指南

學科指南的作用是向學員介紹如何修讀本科。

 

修讀單元

本科設有五個修讀單元,分別是:

單元一:中國歷史發展特點概述

單元二:中國古代的經濟發展

單元三:中華民族的形成

單元四:傳統中國社會

單元五:古代中國的對外聯繫

 

指定教科書

本科使用下列指定教科書:

樊樹志:《國史概要》,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0。

 

參考書目

各單元後均會列舉有關的參考書目,參考書籍中的部分內容可作為各修讀單元的補充學習資料,部分內容可作為學員進一步學習的參考。現將主要的參考書籍臚列如下:

劉澤華主編:《中國傳統政治思維》,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劉澤華等:《專制權力與中國社會》,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柏錚編:《中國古代官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韋慶遠主編:《中國政治制度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

呂思勉:《中國民族史》,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

馬大正主編:《中國古代邊疆政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1977。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

馮爾康等:《中國宗族社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王玉波:《中國家長制家庭制度史》,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9。

李又寧、張玉法編:《中國婦女史論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

全漢昇:《中國經濟史研究》,香港:新亞研究所,1976。 

彭威信:《中國貨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唐啟宇編著:《中國農業史稿》,北京:農業出版社,1985。

葛劍雄:《中國人口發展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史念海:《中國的運河》,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8。

商友敬、朱子銳:《四大古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胡寄窗:《中國經濟思想史簡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方豪:《中西交通史》,台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1977。

楊建新、盧葦:《絲綢之路》,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1988。

修讀過程中請兼顧以下四個環節:

  1. 閱讀「修讀單元」,並依照「修讀單元」的指示做測試題。
  2. 認真閱讀指定教科書的相關部分。
  3. 定期參加本校安排的導修課及講論會。導修課由導師主持,負責解答學員學習時遇到的疑難問題。一般安排在晚上進行,每次兩小時;講論會邀請專家、學者負責講述專題,以增強學員自學的興趣,一般安排在週六或週日舉行,每次兩小時。
  4. 自學期間完成「作業」,以確定學習的成績。

為方便學員修讀,現提供修讀步驟如下:

  1. 學科主任已為你準備了一個「學習進度表」,只有嚴格按照這個進度表,為自己擬定一個學習時間表,把握學習進度,你才可能準時繳交作業。此外,你還會收到一份時間表,上面清楚列明導修課和講論會的舉行日期、時間和地點,請把這些日子都一一記下,並按時出席。
  2. 修讀每一單元時,請先閱讀該單元的緒言,以明瞭該單元與其他單元的關係,以及該單元的學習重點。
  3. 仔細研讀單元內容時,你會見到要求你閱讀的指示,閱讀的內容一般是指定教科書的某些篇章或某頁。這時,你應依從指示去做,掌握該單元所提供的相關知識。如果要求你閱讀的是理論性或知識性的內容,你應做筆記,以便加深理解和記憶;如果要求閱讀的是文學作品本身,你除了要仔細閱讀相關註釋和單元中的有關講解之外,還應反覆研讀,以求能夠體會和欣賞作品的藝術性。
  4. 閱讀單元的時候,你還會遇到一些活動和測試題。這時,你必須認真完成這些活動和測試題。大部分活動和測試題都在單元或單元末附有答案或思考指引,但請你不要先看答案和思考指引,而要嘗試自己回答,然後再核對答案和指引,這樣會有更大收穫。要注意,其中的測試題往往與該單元的學習重點關係密切,而活動題則包括一些有爭議性的問題,要求你能夠有自己的觀點或見解。
  5. 研讀學習單元時,你或許會遇到一些困難或疑問,這時你可以反覆研讀指定的材料,也可以到圖書館按照每單元後面所附的參考書目借閱相關書籍或資料,擴大閱讀的範圍,以便進一步思考。如果仍不得其解,你可以將困難和疑問記下來,在導修課時向導師請教。一般來說,在學習中遇到疑問或困難是正常現象;有時,你感到疑惑和困難愈多,正說明你學習時動了腦筋,肯思考。
  6. 按時參加導修課對你的學習有很大幫助,因為在導修課上不但有導師講解學習重點,而且還有同學的互相切磋,交流學習心得。有時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啟發。

本科設有四次導修課,每次兩小時;另設一次兩小時的講論會,加深學員對有關課題的認識。

本科成績的評核是依據作業成績。

 

作業

學員須按照學習進度表所示,按時完成兩份作業。作業佔總成績的百分之一百。

單元 名稱 週數 導修 成績評核
中國歷史發展特點概述 4 1  
中國古代的經濟發展 3 2  
中華民族的形成 3   作業一
傳統中國社會 3 3  
古代中國的對外聯繫 3 4 作業二
    共16週 4次 2份

羅永生博士於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獲北京大學碩士、香港大學博士。

本科使用香港都會大學的「網上學習系統」為你提供額外支援。你可以通過「網上學習系統」閱覽修讀單元及取得與本科有關的最新資訊,也可以使用該系統和導師、學科主任及其他同學聯絡。有關「網上學習系統」的細節及使用方法,請參閱《網上學習系統用戶手冊》。

中國歷史博大精深,CHIN 1002ACD「中國歷史概論」只能算是一個導引。不過課程的設計,除了注重知識的傳授外,亦兼重思考能力的訓練。其中的活動和測試題,就是為了使學員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機會作更深入的思考。預祝你的學習順利和成功。

即將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