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科指南》乃本科使用的最新版本,可作參考之用,惟部分章節在本科再開辦時或會有所修訂。
ACT B378C
中國會計
導言 |
 |
歡迎修讀ACT B378C“中國會計”這門學科。這是香港公開大學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的高級程度科目,是工商管理學士學位(中文)課程、中國商業工商管理學士學位(中文)及中國商業榮譽工商管理學士學位(中文)課程的選修科,學分值為五分,修讀期為一學期。
本科建議學員在修讀本科之前,最好先修讀ACT B211C“會計學導論(一)”及ACT B212C“會計學導論(二)”兩科,或具備會計學的基本概念。
本指南要旨 |
 |
本指南旨在協助你清楚了解本科的主要內容和修讀設計,並簡述遙距學習的要訣,使你能成功修畢本科,取得學習成效。本指南主要包括下列幾個部分:
-
本科簡介;
-
本科宗旨;
-
本科學習成果;
-
本科教材;
-
修讀建議;
-
導修課;
-
成績評核;
-
學習進度表 。
本指南介紹了有關本科的內容、特點、學習進度、導修課的時間安排等。同時,還說明本科的內容結構如何互相聯繫。在開始自學之前,請你細心閱讀本學科指南,以便對本科有更深入的了解,並依照本指南的指示,適當地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順利完成遙距學習。當然,要提高自學的學習效果,你必須做到自律、自主,並控制自學的進度。
本科簡介 |
 |
本科是為從事中國會計工作或對這些工作有興趣的人士而設,提供機會予學員認識內地企業的運作、會計準則等商務活動規範,並透過例子及案例說明處理內地會計須注意的事項,以致幫助學員有效地處理有關的事宜。本科闡述中國內地會計的基本概念和有關規定,包括貨幣資金、投資、資產、負債、損益及會計報表編制等,當中也會介紹中國企業的經營環境、稅收制度,以及一些會計處理方法的背景情況,使學員更熟悉內地會計的運作和實務。
本科宗旨 |
 |
本科旨在為從事與中國內地會計有關的人士,在他們既有的香港會計基本知識下,加深了解中國會計的處理,並協助他們有效地處理有關事宜。
本科學習成果 |
 |
學員修畢本科後,應能:
-
簡述中國經濟發展的概況、基本經濟制度和企業制度;
-
闡述中國企業會計的基本法規體系;
-
析述中國企業有關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六大會計要素的會計核算方法;
-
闡釋中國有關利息資本化、債務重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和外幣折算等特殊會計方法的規定;
-
綜述中國企業會計報告的基本規定和主要會計報表的編制方法。
本科教材 |
 |
本科的學習教材有學科指南、五個修讀單元、指定教科書和參考書目等,讓你能有系統地學習本科的知識。
學科指南
學科指南的作用是介紹本科的特點和內容,並指導你修讀本科的方法。此外,學科指南也提供有關導修課、工作坊和成績評核的資料。
修讀單元
本科設有五個修讀單元。每個修讀單元均包括緒言、導論、正文、學習活動、測試題、測試題參考答案、摘要和參考書目等。修讀單元的名稱分列如下:
單元一 中國經濟、企業與會計的發展
單元二 資產
單元三 負債與所有者權益
單元四 收入、費用與利潤
單元五 財務會計報告
參考書目
劉永澤主編(2011)《會計學教程》,第三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本書是本科的主要參考書。)
CCH亞洲公司(2005)《中國企業會計制度》,第三版,北京:中信出版社。
劉鳳詠、姚繼麟(2003)《會計學初階常用辭彙》,香港: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
楊紀琬等著(2002)《中國會計:理論與實踐》,修訂版,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中國財政部(2006)《企業會計準則-- 應用指南》,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網上參考資料
財政部會計司:
http://kjs.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jiedu/index_3.html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主辦之“中國會計視野”:
http://www.esnai.com/
修讀建議 |
 |
你可以遵循以下的指示修讀本科:
-
閱讀修讀單元,並按修讀單元的指示閱讀指定的範圍,以及進行學習活動;
-
認真地思考和回應單元內的活動;
-
參加導修課,以加強與導師和同學的聯繫和交流,當一旦遇上疑問便能盡快解決,並得到學習上的輔導;
-
於修讀期間完成指定作業,並在修讀完畢後參加考試。
以下是修讀本科的一些建議:
-
詳細閱讀本指南,並按照建議的學習進度表循序漸進地學習。此外,校方會編排導修課時間和作業呈交日期,請依時出席導修課,並準時呈交作業予導師評改;
-
修讀每一單元時,應詳細閱讀該單元的緒言,以求對該單元的內容有概括的認識,並掌握運用本科教材的方法。每個單元學習時間約為兩至五週。你必須把關鍵的問題和概念歸納,及進行實際觀察,並將兩者聯繫起來;
-
依照修讀單元的指示學習,包括閱讀參考書。對參考書和閱讀材料中講述的理論、原理和應用,不要不假思索便全盤接受,而應根據自己任職機構或熟悉的其他機構的實際情況,分析這些理論和原理的適切性和可行性。要反問自己:這些理論能否解釋自己任職機構發生的事情?如果不能,為什麼?如果可以,又是什麼原因?
-
閱讀單元的時候,你需要完成一些活動或測試題。這時,你必須認真完成這些活動和回答測試題。單元末附有所有測試題的參考答案,但請你先嘗試回答,然後才核對答案。無論如何,你應先完成測試題,才繼續研讀下去;
-
各單元會利用例子帶出所要闡析的課題,並引導你去反思。單元提出的問題均要求你運用學過的知識和方法去解決。但請謹記,答案的對與錯並非絕對,最重要的是你能把自己的看法表達出來,並通過論證來說明自己的看法是正確的;
-
你可能會對單元內的一些概念和理論感到難以理解,這時你應仔細把課文再閱讀和思考一遍,並且做些筆記來幫助自己理解。此外,你亦應把存疑的問題記下,盡快向導師請教;
-
你必須依期繳交導師評改作業。導師發還作業給你後,請你詳細閱讀導師的評語,檢討作業中所犯的錯誤。如有疑問,可與導師聯絡;
-
完成最後一個單元後,便應作整體溫習,準備考試。除了重溫修讀單元和參考書的內容外,亦應重溫你做過的作業和導師給你的評語。
案例研究的方法 |
 |
案例研究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學習技巧,普遍用於管理課程的學習。以下分述案例研究的目的、分析與歸納、好處、分析方法、自己提問及其他問題。
案例研究的目的
案例研究的目的,是探索組織內部的問題,使學員對管理方面的問題多加思考,並提出解決的方法。案例一般來自現實生活,有時,則從若干事件中綜合提煉出來。研究這些案例為學員提供了難得的實踐練習機會,讓他們能夠將學到的知識,用於解決組織的現實問題,例如運用抽象思維、概念、原理和理論解決案例中的具體問題。案例分析使學員學到更多的管理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技巧,培養學員靈活處理問題,增強理解能力,提升分析複雜問題和混亂局面的能力。學員可能會發現,解決案例問題其實有許多“正確”的答案。這正反映了現實中並不存在什麼唯一的最好辦法。
案例研究會在結尾提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有助分析案例,尤其是對於沒有實踐經驗的學員來說,這些問題的思考會十分有用。
有些案例可能很短,比較簡單;有些則篇幅頗長,比較複雜。兩種類型的案例,其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以測驗的方式,培養學員的分析能力,例如分析組織的優勢和劣勢,思考組織內部運作的過程,以及制訂未來運作的決策等。
分析與歸納
大多數案例研究都讓學員有機會練習分析和歸納。然而,有些較短的案例則只需要進行分析。
分析
分析就是將複雜的情況,分解成多個簡單的部分。
分析案例時,你必須︰
-
確認所有相關的問題,如果有需要,應說明你的假設。在這一階段,重點應放在掌握所有相關的問題;
-
找出或選出關鍵的問題,將問題縮減至一個或幾個;
-
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
-
建議或評估幾個可選的方案,用來解決關鍵問題;
-
選擇最佳的方案;
- 說明如何運用所選方案來解決問題。
歸納
歸納是建設的過程。你將問題、事實、自己的分析歸納後,提出解決問題的行動方案,以創造一個新的、較好的局面。歸納時,你必須︰
- 確定目標;
- 制訂計劃;
- 制訂策略;
- 確定採用什麼措施來實行計劃。
案例研究的好處
如能好好掌握研究案例的技巧,必能助你︰
案例研究的分析方法
有一種案例分析方法是很有用的,它有以下這些特點︰
-
瀏覽案例,領會其中要點,識別有關重點。
-
重讀案例,這次需要記下人物的姓名、事件發生的順序及其他情況。盡量理解各個事件怎樣影響決策,誰是重要人物,以及有關情況的內部聯繫。
-
從教科書中找出哪些思想、概念、理論可以用來解釋案例裏面所發生的情況。
-
運用這些思想、概念和理論來制訂解決問題的可選方案。
-
選擇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認真對待模擬發生的情況。
- 解釋為什麼這是最佳方案,怎樣才能實施這個方案。
分析案例時對自己的提問
下列提問會對開展案例分析有所幫助。
-
組織的情況怎樣︰好、壞,還是不好不壞?這裏指的情況一般要包括人際關係,也應對生產狀況和財務問題進行評估。
-
如果聽任現狀發展下去,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
-
可以採取什麼解決辦法?在案例研究中哪些因素是企業力所難及的?比如在香港,無論是個人或公司,都不可能阻止外國政府強設進口關稅壁壘。
-
案例中有哪些關鍵人物?為什麼他們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
-
案例中的人物能夠處理有關問題嗎?是否需要他的上級來應付這種局面?他們在解決問題時所表現的無能也許是與其個性或智力的弱點相關。
-
有哪些核心問題?注意這些問題可能會不太明顯。以1989年中華巴士公司的罷工事件為例,表面看來和退休福利有關,但其核心可以說是一個處理失當的勞資關係問題。
-
案例中有哪些假設?這些假設有沒有事實根據支持?
- 所提出的解決方案能否得到採納?有沒有足夠的人力、財力和誠意來實施這些方案?
關於案例研究方法的若干問題
學員第一次接觸案例研究,可能會遇到困難,以下是一些例子:
-
案例分析中最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重述案例中所發生的事實。我們需要的是分析事實,而不是列舉事實。因為,分析是案例研究首要的工作。
-
學員或者常會被表面現象所惑而忽略問題產生的真正原因。比如說,學員認為問題出在溝通上,而真正的原因卻可能在人際關係或組織結構方面。
-
學員一般會以事論事而忽略了事物內部的聯繫。舉例說,採用目標管理的辦法,往往需要將管理系統內部的某些成分(如策略規劃和獎勵系統)進行適當調整。要是你能時常緊記“系統”這個概念,就可以避免犯上錯誤。
-
學員通常不能指出在分析背後所假設的情況。
-
學員或會忽略現實情況的局限和各種制約因素。例如,提出解僱所有高層管理人員,就可能已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建議。
-
另一個最常見的問題是不能適當地將案例中的事實與教科書中的概念、原理和理論聯繫起來。事實上,這些聯繫卻又十分重要。
- 最後一個問題是,提出的方案常常缺乏實施的細節和推行的時間表。同樣,落實行動的辦法往往也是不切實際的。儘管剛開始分析案例時會碰到這些問題和挫折,然而,案例分析總會促進你的學習,並增強你對決策的自信心。
導修課 |
 |
為輔導你研讀學習單元及指定教科書,本科將安排六次夜間或週末導修課,每次兩小時,由導師負責。此外,本科亦設有一個三小時的工作坊。
導修課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機會讓你與同學、導師一起討論有關學科的問題。藉交流,可以聽取他人的觀點,分享他人的經驗,並且擴闊自己的思考層面,從而幫助你解決學習上的困難。所以,我們建議你出席每一次的導修課。
出席導修課之前,你應依照導師的指示作好準備;而在導修課上更要主動發言和提問,訓練自己有系統地表達見解,並且以開放的態度接受他人的批評。通過這些交流和討論,你不但能對課題有更深入的理解,更會懂得如何把所學應用於實際生活中。導修課也提供一個很好的機會,讓你向導師提出學習時遇到的難題,同時與同學分享學習心得。
有關導修課的規定
導師應該準時上導修課。如果導師在導修課原定開始時間三十分鐘後仍未到達課室,該節導修課可視作已取消。你應向學科主任報告,以便安排補課。
成績評核 |
 |
各修讀單元都會要求學員完成活動和測試題,以幫助學員自我評定是否能夠掌握課程的內容和理論。本科成績的評核,是以兩份導師評改作業和一次期終考試為標準,測試學員能否清晰而有條理地將在各修讀單元內所學的知識加以運用,達到評核的目的。
導師評改作業
本科共有兩份導師評改作業,全部用來計算總成績,每份作業佔25%,共佔本科總成績的50%。
你必須使用文字處理軟件(例如Microsoft Word)完成導師評改作業,並使用網上學習系統(OLE)繳交作業。所有作業必須在最後繳交日期或之前上載至OLE。
未能使用指定格式完成作業並上載至OLE,作業分數可能會被調整至零分。
你必須嚴格遵守大學的繳交作業規則,這些規則在《學生手冊》中已詳細列明。每份作業必須在繳交限期日或之前呈交。如有特殊理由,例如生病、遇上意外、殘疾問題或親人去世等,你可以申請延期繳交作業。一般而言,倘於繳交限期後7天內呈交作業,可徵求負責評改該份作業的導師批准。一經批准,你便會獲通知新的繳交作業日期。
如申請延期超過7日,必須特別注意下列事項:
-
若你患病,遇上意外、有殘疾問題、親人去世或其他特殊情況,可以向學科主任提出超過7日的延期繳交作業申請。你必須填寫“延期繳交作業(7日或以上)申請表”,然後把表格交予學科主任。
-
你在申請延期時必須提交證明文件,以證明申請理由。沒有證明文件的申請不獲受理。
-
延期申請必須在繳交作業限期日或之前提出。
-
8日至21日或以下的延期申請由學科主任批核;超過 21日者由學院院長批核。
使用OLE繳交作業後,你有責任查閱作業是否能成功繳交,絕不能以電腦傳送失誤作為申請延期繳交作業的理由。如果因任何電腦傳送失誤導致導師未能於限期前收到你的作業,本校概不負責。因此,你繳交的每一份作業都應備份電腦檔案存底。
根據大學的規定,每個學科的最後一份作業均不得延期繳交。這規定將會嚴格執行。倘若任何學科的最後一份作業沒有按期繳交,該作業的分數將被調整至零分。
期終考試
本科期終考試時間為三小時,考試成績總分佔學科總成績的50%。試題類型與平日所做的測試題和導師評改作業相仿,考試範圍包括本科全部課程。
本科以導師評改作業和期考成績的總和,作為成績評核的基準,而兩者的成績各佔本科總成績的50%。
成績評核項目 |
佔總成績的比例 |
導師評改作業 |
50% |
期終考試 |
50% |
在這裏必須強調,雖然你在本科所得的總分是按導師評改作業及考試得分共同計算出來的,但你能否取得及格的成績,並不單單取決於所取得的總分。你的考試得分、導師評改作業平均得分及學科總分,均須分別符合及格成績的最低要求,才能獲得及格的成績級別。詳情請參閱《學生手冊》第7章“作業及考試”。
學習進度表 |
 |
以下是本科的學習進度表:
單元 |
單元主題 |
最少學習週數 |
成績評核 |
一 |
中國經濟、企業與會計的發展 |
2 |
|
二 |
資產 |
3 |
作業一 |
三 |
負債與所有者權益 |
4 |
|
四 |
收入、費用與利潤 |
3 |
作業二 |
五 |
財務會計報告 |
3 |
|
|
溫習 |
1 |
|
|
合計 |
16週 |
兩份作業 |
學科編撰人簡介 |
 |
劉海民博士,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原冶金工業部所屬研究機構)副主任、研究員,曾在內地兩所高校擔任教職七年。劉博士是《中國會計》(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和2002年修訂版的撰稿人之一。
總結 |
 |
ACT B378C“中國會計”是一門探討中國會計制度、理念與實務的學科,當中闡述內地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比較內地與香港(西方)會計和稅務處理的異同;並深入探討中國會計的特殊性及其處理方法。
在修讀本科的過程中,希望你不斷注意中國內地會計的消息和情況,實際應用單元所述的概念,活學活用。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除了希望你從單元中得知有關中國會計的知識和概念外,更希望你能享受到遙距學習的樂趣。謹祝你有一個愉快的終身學習經驗。
延期修業 |
 |
你如果希望延遲修讀本科,應申請延期修業。有關詳情請參閱《學生手冊》第14章“入學、註冊及學籍規例”。已申請延期修業的學生,仍需繼續修讀本科並繳交必須完成的作業,直至有關申請獲校方批准為止。如在繳交作業上遇到困難,請與學科主任聯絡,以便申請延期繳交作業。獲准延期修業的學生,不得補交教務處接獲延期修業申請之前已到期的作業。
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簡介 |
 |
請按一下,瀏覽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簡介。